科创板6周年6问6答:投资解惑与未来展望
AI导读:
本文围绕科创板6周年展开6问6答,探讨科创50指数能否突破、科创板估值位置、IPO扩容带来的底仓流动性、解禁压力消化情况、公募基金持仓线索及各类型指数品种投资价值比较,为投资者提供投资参考。
引言:科创板自19年开市以来坚持“硬科技”与“试验田”定位,在A股成长股投资范式中扮演的角色愈发重要,一方面,科创板与新一轮AI产业周期息息相关;另一方面,投资者固然担心科创板估值与流动性风险。6周年之际,我们抛出投资者最为关心的“问答题”,解惑当前科创板如何投资。
科创板6周年6问6答核心观点如下:
Q1:科创50指数线能否实现向上突破?
我们认为,科创板指数超额收益的核心条件在于权重行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物产业)的景气度预期进一步上修。

Q2:新一轮产业周期下科创板估值到了什么位置?
我们用市销率(PS)替换市盈率重估,科创生物指数与科创芯片指数估值分位数仍然较高,有待产业景气度进一步印证消化估值。

Q3:科创板IPO扩容预计带来多少“底仓流动性”?
新规规定打新者需持有至少600万元科创板底仓,新设“科创成长层”进一步提升打新者数量,我们预测科创板IPO节奏大致回到23年前三季度水平,对应新增打新者超过2000家,带来超过百亿底仓增量资金。

Q4:科创板解禁压力消化了多少?
科创板由于标的科创属性导致PE/VC限售股占比高,但是一般实际减持市值与解禁市值比例不超过10%。减持压力大幅减轻背后得益于两项制度有效安排:一是“减持新规”让科创板解禁规模中受限制比例高达55%-60%左右;二是“询价转让”将减持压力从二级市场“转移”至准一级市场,从询价转让金额占解禁市值比值看,2025H1已超过4%且持续增长。

Q5:科创板公募基金持仓有何投资线索?
(1)科创板整体最新配置比例创历史新高(达15.36%);(2)持仓调整方向明显受产业周期影响:光伏设备/医疗服务/航空装备等盈利承压板块降幅明显;半导体/IT服务/光学光电子等景气向上行业,个股持仓比例已连续多季度提升。

Q6:科创板各类型指数品种投资价值如何比较?
(1)科创板指数体系日渐丰富,其中截至7月31日,科创50ETF规模占比约60%。(2)指数风险收益特征上,科技行业类指数夏普比率普遍较高;(3)主要指数收益率与权重行业景气度高度相关,比如:科创芯片更易受算力产业景气度影响、科创100更易受创新药产业景气度影响、科创50更易受光伏产业景气度影响。


风险提示:地缘政治冲突超预期;全球流动性宽松的节奏低于预期;国内稳增长政策力度不及预期使得经济复苏乏力等。
(文章来源:广发证券)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