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北京昂瑞微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正向科创板发起冲刺,但面临近三年累计亏损超8亿元、研发费用率下滑、股权代持等多重挑战,其“科创成色”正面临严格检验。

  头顶国家级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的光环,身处半导体热门赛道,北京昂瑞微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昂瑞微”)正向科创板发起冲刺,并于近日回复了IPO首轮审核问询函。但记者发现,在近三年累计亏损超8亿元、研发费用率持续下滑且远低于同行业可比公司均值以及股权代持清理等多重挑战下,昂瑞微的“科创成色”正面临监管层的严格检验。

  收入依赖低毛利率产品

  昂瑞微是一家专注于射频、模拟领域的集成电路设计企业,是国家级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公司主要从事射频前端芯片、射频SoC芯片及其他模拟芯片的研发、设计与销售。

  对一家冲刺科创板的高新技术企业而言,成长性无疑是十分重要的考量指标。昂瑞微的营收成绩可圈可点,从2022年的9.23亿元增长到2024年的21.01亿元,复合增长率达到50.88%。但是净利润表现不佳,近三年累计亏损超8亿元。从营收结构来看,射频前端芯片报告期内贡献了超八成的收入,但这一核心产品的毛利率却始终在低位徘徊。

  比盈利能力更令人担忧的,是昂瑞微持续“失血”的现金流。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持续为负,主要原因是随着销售规模逐步扩大,公司大幅增加原材料采购和研发投入。

  研发费用率逐年下滑

  面对国际头部厂商主导射频前端芯片高端市场的局面,昂瑞微在研发投入上却显得“力不从心”。报告期内,昂瑞微研发费用率分别为29.25%、23.38%和14.94%,持续下滑,且均低于同期同行业可比公司平均水平。

  昂瑞微在研发投入方面与国际头部厂商存在巨大差距,在高端市场竞争中或面临较大挑战。此次IPO,昂瑞微抛出了高达20.67亿元的募资计划,主要用于研发。不过,报告期内产销率逐年下降的情况,也引起了监管层对于昂瑞微是否存在新增产品无法消化的风险的关注。

  实控人借款入股埋隐忧

  除了业务层面的挑战,昂瑞微在公司治理方面也暴露出诸多问题,公司历史上长期存在股权代持问题。博星证券研究所所长兼首席投资顾问邢星表示,IPO前夕才清理股权代持的现象往往反映出公司治理与内控存在深层次缺陷。

  值得关注的是,昂瑞微的实控人认定也经历了多次变化。其中,2020年12月,钱永学为增强对公司的控制权,以借款的方式向北京鑫科筹集资金5000万元,并以上述资金入股公司。此外,昂瑞微与哈勃投资、小米基金等知名机构股东之间复杂的“对赌协议”也暗藏风险。

(文章来源:经济参考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