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AI芯片龙头寒武纪股价暴涨近164%,力压贵州茅台登顶A股新股王。伴随股价飙升的是成交额的爆发式增长,AI算力板块年内涨幅近58%。这波狂潮背后,既有业绩支撑,也藏着多空对垒。科技股的“主升浪”能否延续?


  “股王”易主的戏码正在上演!AI芯片龙头寒武纪(688256.SH)不到两个月股价暴涨近164%,从7月初的563元冲至1587.91元,8月28日收盘价力压贵州茅台(600519.SH),一举夺下A股“新股王”宝座,成为科技股新焦点。伴随股价飙升的是成交额的爆发式增长,从7月日均44.38亿元激增至260多亿元,近5倍放量点燃了市场热情,科技股投资热度持续攀升。

  这波狂潮背后,既有公司上半年营收暴增43倍等业绩支撑,也藏着沪股通、机构与游资“左手买右手卖”的多空对垒。同时,公募基金态度也早有分化:二季度近400只公募产品“押中宝”,也有136只提前“下车”,部分甚至清仓离场,基金持仓分歧显著。

  随着寒武纪与中芯国际(688981.SH)同步创历史新高,AI算力板块年内涨幅近58%,这场“硬科技”盛宴能否延续?成为投资者关注的核心问题。

  多重因素叠加共振

  自7月以来,寒武纪股价开启快速上升趋势。截至8月28日,从7月初的563元(前复权,下同)一路飙升至8月28日的1587.91元,不仅跻身A股“千元股俱乐部”,甚至超越了贵州茅台的1446.1元,正式登顶A股“新王”,科技股龙头地位凸显。

  在业内看来,寒武纪这波快速上涨,并非单一因素所致,而是基本面预期、市场情绪、资金动向和政策红利等多重因素叠加共振的结果。据最新中报,寒武纪上半年营业收入达28.81亿元,同比增长4347.82%,主要受益于云端产品线的强劲表现,该业务线贡献收入28.7亿元;截至二季度末,该公司合同负债达5.43亿元,较一季度末的88.62万元大幅增长,表明在手订单充足,为后续业绩增长提供了“硬支撑”。

  与股价强势上行相伴的,是多空资金的激烈博弈。龙虎榜数据显示,寒武纪在本月12日、14日、22日已三次登榜,且均出现了沪股通专用、机构专用以及知名游资席位,部分还出现境外机构的身影,资金博弈态势明显。值得注意的是,大部分席位呈现“左手买右手卖”的双向操作特征,且随着股价不断攀升,部分资金已出现离场迹象。

  与此同时,机构资金也深度参与,近三次均同步现身买卖榜单,存在明显的多空分歧。此外,游资席位同样如此。知名游资投资者章建平也参与其中,其去年四季度首次进入寒武纪前十大股东,今年一季度增持74.75万股至608.63万股。二季报显示,章建平未进行减持,仍以第七大股东身份持有该股。

  基金“寒”量现分歧

  作为AI算力领域的核心标的,寒武纪被科创50、沪深300上证50、中证A500等多个重要指数纳入成份股,相关指数基金需按规则买入。中报数据显示,在寒武纪前十大股东中,公募ETF产品占据4席,该股也吸引了多只公募基金的关注及重仓配置。剔除QDII产品,截至二季度末,以持仓总市值来看,寒武纪在公募重仓持股中排名第13位,持股市值达到378.97亿元;同时,该股被79家基金公司旗下的397只产品重仓持有,超四成将其设为前三大重仓股。

  不过,也有不少产品在这波股价启动前先行“下车”,部分甚至清仓离场。数据显示,有136只产品将寒武纪剔除前十大重仓股之列。金梓才在二季报中就此解释称,虽然算力行业整体前景广阔,但在不同阶段,海外和国内市场表现差异,技术变革带来短期冲击,产业链上下游也存在供需错配等问题。

  科技股还能“疯”多久?

  8月28日,A股三大指数午后“V形”反弹,上证指数守住3800点,收盘达到3843.6点。当日,市场热点再次集中在算力和芯片方向,寒武纪、中芯国际双双创历史新高。至此,AI算力指数(8841678.WI)年内已上涨57.94%。这是否意味着科技股的“主升浪”仍在延续?成为市场热议话题。

  “当前AI算力和国产芯片板块得到充分演绎,市场对确定性高的方向,如GPU、光模块等都给予了非常高的溢价,底层逻辑其实都是看好中国AI算力的产业趋势。”某华北基金经理告诉第一财经,宽松的市场环境和充裕的流动性,也为国产算力大牛股的出现提供了基础。嘉实全球产业升级基金经理陈俊杰则从产业链视角分析称,近年来,我国半导体行业发展势头迅猛,已构建起较为完备的半导体产业链。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