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迎未盈利新股,科创成长层重塑估值体系
AI导读:
本周科创板3只未盈利新股启动申购,科创成长层设立为硬科技企业打开资本市场大门,重塑科创估值体系,以技术突破和商业化前景替代短期盈利指标,激活资源配置效率。
本周,科创板3只未盈利新股——禾元生物、西安奕材和必贝特陆续启动网上申购。预计它们将成为科创成长层首批新注册上市公司,科创板新股申购再次成为市场焦点。
这意味着,时隔两年多,科创板将再次迎来未盈利公司。今年6月,证监会宣布在科创板设立科创成长层,重点服务技术有较大突破、商业前景广阔、持续研发投入大,但目前仍处于未盈利阶段的科技型企业。这给处于研发攻坚期但尚未盈利的硬科技企业吃了一颗定心丸,进一步畅通了科技型企业的上市路径,为科技企业上市提供了新渠道。
事实上,科创成长层的设立,不仅为未盈利的硬科技企业敲开资本市场大门,更是重塑了科创估值体系。长期以来,科技型企业不仅研发新技术新产品耗时耗力,培育新市场、实现商业化也需要较长时间,这就决定了硬科技企业往往长期处于未盈利状态。在传统以盈利为导向的资产估值体系下,这类企业难以获得合理定价。
设立科创成长层并推出系列制度创新,为硬科技企业提供了估值新维度,即以“技术突破度”“商业化前景”替代短期盈利指标,让技术价值在资本市场得以量化和认可。同步引入的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制度,借助机构投资者的专业判断,帮助市场更好地评价科技型企业的科创属性、商业前景,提升市场估值准确性。
制度创新不仅重构估值逻辑,还激活资源配置效率。允许在审未盈利企业面向老股东增资扩股、支持上市公司吸收合并上市不满3年的科创板上市公司等措施,更是破解了硬科技企业在研发关键期“缺血”、在产业整合中“受阻”等痛点,推动要素资源向新质生产力领域集聚,促进科技产业高效发展。
当然,包容并不等于放任。科创成长层设置“U”标识进行风险提示、强化投资者适当性管理,这些安排均力求在支持创新与防范风险之间达成平衡。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