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新华财经报道,美股在关税缓和与AI叙事推动下创新高,但三季度面临财报季考验、流动性冲击及美联储降息预期波动。科技巨头盈利前景与美股高估值能否持续成焦点,市场广度恶化与估值偏高亦需警惕。

新华财经上海7月14日电(葛佳明)今年年初Deepseek对全球AI产业的影响及美国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曾让美股大幅回撤,但自4月以来,在关税缓和、AI和算力叙事重燃的助推下,美股再度狂飙并突破历史新高。

但随着本周美股再度面临财报季的“大考”,以及自美国债务上限提高后或面临的短债发行潮,叠加美债到期规模较大形成流动性冲击,第三季度成为流动性风险和利率波动的关键时点。科技巨头的未来盈利前景能否继续支撑美股目前的高估值?美股又能否冲破“第三季度魔咒”?

“财报季”还能支撑美股吗?

自4月7日以来,美股持续反弹,跑赢全球多数指数。截至7月11日美股收盘,标普500指数和纳斯达克指数较低点涨幅分别达到了23.37%和31%,市场对成分股公司的盈利预期仍是本轮美股上涨的主要推动力。随着当地时间7月15日美股二季度财报季即将拉开序幕,企业盈利表现能否进一步支撑美股走势再度成为机构间争论的焦点。

多位接受新华财经采访的分析师普遍认为,美股行业表现或将分化显著,相较于2025第一季度的增速,美股盈利有所放缓,但目前科技巨头的资本开支仍然保持快速增长趋势,因此下半年科技产业趋势延续的概率偏高。

新华财经数据统计显示,市场预期2025年第二季度盈利同比增速预测从第一季度的9.4%大幅下降至5.0%;每股收益同比增速将从第一季度的12%大幅放缓至4%;营收增速也或从4.7%降至4.2%。分板块看,市场预期能源板块的盈利预计将同比下降26%,而科技板块则继续领涨市场,预计电信服务盈利将同比增长超29%;信息技术预计同比增长16.6%。

美股市场广度再度出现恶化现象,市场结构脆弱性带来的风险需要警惕。从美股估值看,美股估值仍相对偏高,多数行业当前市盈率(PE)较5年和10年平均值均处于偏高状态。截至7月11日收盘,标普500指数席勒市盈率(Shiller PE)为38.12倍,再度逼近历史高位。

威灵顿投资管理股票策略师安德鲁·海斯克尔(Andrew Heiskell)表示,美元持续走弱直接影响了美股敞口,多元化配置重新变得重要。过去十年,重仓美股的投资者若进行分散布局并对冲美元风险,反而会拖累整体收益。但由于市场波动性上升和各国市场的相关性降低,单一市场投资的风险增大,投资者需要考虑通过多元化配置来降低风险。

美联储降息预期波动或影响美股走势

从美股近期走势来看,美股出现了“抢跑”市场降息,6月中旬以来,经济数据边际走弱、降息预期上修,美股和降息预期同升。目前市场普遍预期美联储将在今年降息两次,但对于9月是否重启降息的分歧加大。根据芝商所发布的“美联储观察(FedWatch)”工具最新显示,美联储7月末维持利率不变的概率升至95%左右;对于9月中旬的议息会议分歧加大,目前市场预期美联储9月降息的可能性降至57%。

近日公布的6月美联储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会议纪要也重申,美联储仍不急于调整利率,但内部分歧加剧。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PIMCO)董事总经理杰罗姆·施耐德(Jerome Schneider)近期表示,美国劳动力市场仍有韧性且美国通胀水平依旧远高于美联储的目标,预计美联储会维持“观望”的态度。预计美联储更有可能在2025年末甚至是2026年降息。

美债到期规模较大或形成流动性冲击

与此同时,美国债务上限提高后带来的短债发行潮,叠加美债到期规模较大形成的流动性冲击也将影响美股后续走势。中信证券首席策略师秦培景认为,当前美国债务上限问题仍未解决,美国财政部预计其现金储备或将于今年8月告罄,因此今年三季度将成为解决债务上限问题的关键时间窗口。

广发策略刘晨明团队认为,美国“大而美”减税法案落地后,将提高债务上限5万亿美元,流动性抽水或对市场造成扰动,市场会有阶段性调整。中金公司研究部首席海外策略分析师刘刚认为,当前,第三季度再度面临与2023年幅度相仿的发债高峰,不排除美股再度出现波动。

威灵顿投资管理投资总监马尔科·吉奥尔达诺(Marco Giordano)表示,长期利率市场的波动将持续加剧。虽然发达市场的收益率曲线已趋于正常化,但由于持续的通胀和高政府支出,收益率曲线可能会更加陡峭。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

图片来源:芝商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