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市场退市新规实施,财务类退市指标收紧
AI导读:
新“国九条”及配套退市新规的实施,收紧了财务类退市指标,对A股市场中的绩差公司形成了强有力的出清压力。近百家公司被实施风险警示,标志着A股市场在退市制度上的进一步严格。退市新规旨在提升上市公司整体质量,加大出清力度。
新“国九条”及配套退市新规的实施,对A股市场中的绩差公司形成了强有力的出清压力,收紧了财务类退市指标。
4月28日晚间,超750家A股上市公司公布了2024年业绩,其中,有41家公司因财务未达标、内部控制存在缺陷等问题,将从4月30日起被实施风险警示。这一举措标志着A股市场在退市制度上的进一步严格。
近百家公司被实施风险警示
随着上市公司年报密集出炉,A股市场的退市风险集中暴露。数据显示,4月28日晚,共有41家公司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或其他风险警示,公司股票将于4月29日停牌一天,4月30日起股票简称将变更(在公司股票简称前加“*ST”或“ST”),涨跌幅也将有所调整。
自今年年初以来,被实施风险警示的公司数量合计达到99家,其中,74家公司被实施市值退市风险警示,25家公司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多数公司因财务未达标而“披星戴帽”,如国华网安因净利润等财务指标未达标,将触及退市风险警示。
此外,还有部分公司因内部控制存在缺陷或公司持续经营存在不确定性,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比如,华西能源因内部控制审计无法表示意见,深交所将对公司股票交易实施其他风险警示。
新“国九条”落地显效
2024年是A股退市新规的首个起算年度,退市风险警示的触发条件涉及财务类、交易类、规范类、重大违法类四个主要方向。新“国九条”及证监会发布的意见要求严格执行退市标准,深化退市制度改革,沪深北三大交易所修订并发布新《股票上市规则》。
本次退市标准的修订,收紧了财务类退市指标,提高了亏损公司的营业收入退市指标,加大了绩差公司的淘汰力度。同时,完善了市值标准等交易类退市指标,将主板A股上市公司的市值退市指标从低于3亿元提至低于5亿元。
此外,沪深主板上市公司从2024年报开始有分红指标要求,创业板和科创板标准低于主板且有研发投入的豁免标准。中国银河证券和华泰证券均认为,退市新规旨在提升上市公司整体质量,加大出清力度,削减“壳”资源价值,并鼓励主动退市。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网)
SEO关键词:A股市场,退市新规,财务类退市指标,上市公司质量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