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智尚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腱绳产品获机器人产业链订单
AI导读:
南山智尚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腱绳产品成功获得销售订单,标志着公司在机器人产业链上的重要突破。公司股价受益于机器人概念大幅上涨,但订单对公司整体营收贡献微乎其微。公司积极布局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等领域,与武汉大学工业科学研究院等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当前,机器人产业链受到广泛关注。作为机器人产业的关键材料,腱绳能让机器人的“灵巧手”更加灵活,主流方案主要依赖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和钢丝。其中,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凭借高强度、耐磨损以及折叠不受损等特性,完美契合机器人灵巧手动力传动的要求。
正因如此,拥有3600吨产能的南山智尚(300918)的销售进展备受瞩目。3月18日,公司在股票异动公告中透露,正在积极拓展相关业务,尽管当时尚未形成订单。但时隔一日,公司便传出业务大进展。
3月19日下午,南山智尚披露,公司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腱绳产品已成功获得销售订单,含税金额为4万元,虽然仅占公司2024年营业收入的0.002%,但这标志着公司在机器人产业链上的重要突破。
自2月以来,受机器人概念的带动,南山智尚股价大幅上涨,累计涨幅已超过121%。此次签单消息更是引发了投资者的热烈讨论。
然而,南山智尚在公告中也提示风险称,该订单对公司整体营收的贡献微乎其微,不会对其业绩产生实质性影响。
南山智尚的传统主业是“面料+服装”全产业链,但在新业务方面,公司积极布局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等领域,以期实现多元化发展。
在2024年年报中,南山智尚透露其3600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产能已满负荷运行。一期600吨产能于2022年投产,二期3000吨产能于2023年投产,总产能位居国内前列。二期项目已完成产能爬坡,一等品率高达95%以上。
公司表示,目前正积极开拓机器人相关应用领域,并已取得初步成果。
3月19日下午,南山智尚同步披露,与武汉大学工业科学研究院及武汉手智创新科技有限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三方将在产学研等方面建立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推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在机器人领域的应用,促进行业技术进步。
同时,公司与手智创新还签订了《专利合作协议》,共同研发人形机器人领域的相关专利,以进一步巩固在机器人产业链上的地位。
公开资料显示,武汉大学工业科学研究院成立于2017年4月,以武汉大学的工程学科为基础,致力于先进制造、新能源、先进材料和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发展。
该研究院的执行院长刘胜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是微纳制造领域的专家,也是国内芯片封装技术的领军人物。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