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2月17日,首批13只科创综指ETF集中发行,为A股市场带来约260亿元的增量资金。此次发行由13家公募机构推出,显示出市场对科创板的期待。科创综指作为科创板的核心指数,为投资者提供了洞察科创板整体走势的视角。

  2月17日,首批13只科创综指ETF集中启动发行,标志着宽基ETF在蛇年迎来首次大幅扩容,为A股市场注入新的活力。

  1月8日,上交所和中证指数有限公司联合宣布,将于1月20日发布上证科创板综合指数(简称“科创综指”)及其价格指数。如今,首批ETF上市,期间仅隔40天,再现去年10月首批中证A500ETF的“火速”上市。

  “火速上市”背后,市场对新综合指数的期待高涨。自1月20日发布至2月12日,科创综指区间涨幅达8.89%,凸显其“集大成者”的定位。这也让基金公司和投资者对其挂钩产品充满期待。

  发售当天,部分产品已现“日光”。建信基金公告称,其科创综指ETF原定募集期为2月17日至2月21日,但截至2月17日,基金有效认购申请已超募集规模上限20亿份,故决定提前结束募集。

  此次发行有望为A股带来260亿增量资金。13只科创综指ETF由易方达、华夏、南方等13家公募机构推出,其中8家机构规模超万亿,显示出头部公募机构的高参与度。

  从资金面看,13只产品均设20亿元发行上限,发行期5至12天不等。若按上限规模计算,这些产品将为A股市场提供约260亿元的增量资金。

  博时基金表示,公司旗下指数产品已覆盖大部分科创板指数,将持续加大科创板的布局力度。同时,第二批科创综指ETF也已在筹备中,预计很快上市。

  科创综指与科创50指数各有定位。科创综指是“综合指数”,市值覆盖度近97%,兼具投资功能;而科创50指数是“成份指数”,市值覆盖度45%,主要发挥投资功能。

  随着科技板块热度攀升,科创综指和科创50指数均表现强劲。自春节期间DeepSeek爆火以来,科技板块持续升温。科创50指数在春节后连续4个交易日上涨,而科创综指自发布以来也涨幅显著。

  科创综指作为科创板的核心指数,行业分布均衡,为投资者提供了洞察科创板整体走势的清晰视角。鹏华基金认为,科创板ETF规模扩容、政策推动做市机制优化与期权产品创新,将带来显著的增量资金潜力。

  截至2月17日,科创板上市公司数量已达585家,总市值超6.82万亿元。上交所已发布26条科创板指数,构建了覆盖规模、主题、策略等类型的科创板指数体系,有效引导资金支持“硬科技”发展。

  博时基金强调,科创板研发支出占营收比例较高,成长潜力大。2019年至2023年间,科创板研发支出占营收比例均在10%附近,远超中证全指和创业板,投资潜力巨大。

(文章来源:时代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