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科创综指增强策略ETF上报,基金公司积极布局创新产品
AI导读:
首批4只科创综指增强策略ETF正式上报,标志着科创板指数产品创新的又一里程碑。基金公司积极布局创新产品,采用量化或主动方式增强超额能力。然而,指增策略ETF在市场规模上面临瓶颈,基金公司需要不断创新提升竞争力。
财联社4月16日讯(记者闫军)首批4只科创综指增强策略ETF正式上报,标志着科创板指数产品创新的又一里程碑。证监会网站显示,4月15日,永赢基金、嘉实基金、银华基金、易方达基金等4家基金公司率先尝鲜,上报了首批科创综指增强策略ETF。
增强策略ETF并非新事物,早在2021年,招商和国泰便发行了沪深300增强策略ETF。截至目前,全市场已有33只指增策略ETF,合计规模约62亿元。然而,此次科创综指增强策略ETF备受瞩目,不仅因为它是首批,更因为主动ETF的创新方向成为行业热议话题。
随着被动ETF规模突破3.94万亿元,产品指数增加至千只以上,ETF市场的同质化问题日益凸显。此次科创综指增强策略ETF的上报,为市场带来了新的思考。本文将围绕四个焦点问题进行探讨:
一是基金公司为何积极布局科创综指增强ETF?
二是这些基金公司如何采用增强策略?
三是增强ETF是否将成为未来主动ETF的“入场券”?
四是指增策略ETF如何突破规模瓶颈?
基金公司积极抢滩科创综指增强ETF市场。自科创综指1月20日正式发布以来,短短几个月内,已有38家基金管理人上报了科创综指相关产品。目前,科创综指ETF及联接基金合计募集规模已超400亿元。
此次上报的科创综指增强策略ETF,是基金公司顺应市场趋势、布局创新产品的重要举措。永赢基金表示,科创综指代表整个科创板综合情况,前十大行业权重以半导体企业为主,包括创新药龙头、光伏电池龙头等优质科创公司,是当前政策博弈与产业突破共振局势下的好选择。
嘉实基金也表示,在政策东风与产业变革的双重催化下,科创综指的配置价值日益显现。国产替代加速有望为科创板企业打开增量市场,伴随政策持续加码和产业升级纵深推进,科创板块或将吸引更多增量资金关注。
作为首批科创综指增强策略ETF,各家公司采用的增强策略各不相同。易方达基金采用量化策略进行增强,而嘉实基金则采用主动方式增强超额能力。此外,还有基金公司表示将采取双基金经理或多基金经理共管的模式运营。
增强ETF是否将成为未来主动ETF的“入场券”?今年以来,市场对于增强策略ETF的讨论颇多。不少基金公司认为,增强ETF是解决ETF产品同质化的关键因素之一,也是ETF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
然而,指增策略ETF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尽管已有33只产品上市,但合计规模仅62亿元。单只产品中,规模超1亿元的增强策略ETF合计仅为15只。这反映出指增策略ETF在市场规模上的瓶颈。
综上所述,科创综指增强策略ETF的上报为市场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基金公司需要不断创新、提升产品竞争力,以应对市场的变化和挑战。(文章来源:财联社)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