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哪吒之魔童闹海》以57.75亿元票房超越《长津湖》,成为中国影史票房榜冠军。文章揭示了该片成功背后的三点启示:硬核质量、创新突破和情感共鸣,这些也是中国电影产业创新发展的关键。

2025年2月6日,中国电影史上迎来了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时刻。

在这一天中午,“成都造”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简称《哪吒2》)凭借惊人的57.75亿元票房,成功超越了《长津湖》,成为中国影史票房榜的新冠军。12时27分,《长津湖》官方微博向《哪吒2》表达了诚挚的祝贺:“有信念,有决心,就能改变世界。”这一场景象征着中国电影产业的两个高峰相互致敬,共同见证了中国电影近年来的创新发展。

《哪吒之魔童闹海》官方微博的庆祝氛围浓厚。

回顾2021年11月24日16时43分,《长津湖》以57.75亿元的票房超越了《战狼2》,成为中国影史票房的新霸主。彼时,吴京凭借《长津湖》战胜了自己在《战狼2》中的成就,成为影坛佳话。如今,《哪吒2》仅用9天时间,便创造了令人瞠目结舌的票房神话。

2025年春节档被誉为史上最强,然而《哪吒2》却在这场盛宴中脱颖而出,成为绝对的焦点。尽管预售票房并非最出众,但《哪吒2》凭借卓越的表现,短短9天内便登顶中国影史票房榜。这一成就的背后,隐藏着三点重要的启示,值得整个电影行业深思。

首先,硬核质量是打开市场和赢得口碑的关键。在春节档的六部影片中,《哪吒2》凭借过硬的质量脱颖而出,打破了超级IP续作难以超越前作的“魔咒”。通过口口相传的口碑效应,该片成功掀起了一股观影热潮,最终在社交媒体上引发了一场全民狂欢和热议。据媒体报道,即便是凌晨场次,一些影院依然座无虚席,甚至有影院将闲置礼堂改造成临时影厅以满足观影需求。

《哪吒2》的成功离不开影片的硬核质量。制片人刘文章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透露,该片在制作上追求精益求精,勇敢挑战“不可能”。特效镜头数量超过了前作《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全片总镜头,特效制作人员也是第一部的几倍。数据显示,《哪吒2》的特效镜头超过1900个,而《哪吒1》全片镜头仅有1800多个。这种对细节的极致追求,成就了如今风光无限的《哪吒2》。

其次,创新突破是保证视效和打造佳作的核心。经过五年的精心打磨,《哪吒2》豆瓣开分高达8.5,随后评分升至8.6,断层领跑春节档。该片不仅是一部高分电影故事,更是一出高级“视觉盛宴”。它的成功来自于对技术创新突破的极致追求。在画面表达和场景渲染上,影片进行了大量设计创新。角色数量是前作的3倍,动画制作难度呈几何级增长。同时,几乎每个画面都会反复打磨。影片中哪吒挣脱“穿心咒”一幕的视觉效果令人印象深刻,为呈现真实的痛感和美感,短短10秒的镜头制作就花了1年时间。

在叙事架构和特效呈现上,《哪吒2》也进行了多重技术突破。影片中最难的一场技术特效大戏是洪流对战,呈现了两军对战、像海浪一样互相翻涌的效果。这是《哪吒2》独有的特效类型,也是其他影片之前没有出现过的。导演饺子表示,每一部作品都要当成最后一部作品去创作,不要给自己留下任何突破的可能性。正是通过不断地“死磕”,突破技术瓶颈,激发创新潜力,《哪吒2》才带来了震撼的视效和极致的沉浸式观影体验。

最后,情感共鸣是讲好故事和打动观众的关键。一部电影能否打动观众,情感共鸣至关重要。这是影片和观众双向奔赴的“纽带”,也是票房的重要保障。《哪吒2》通过角色语言表达、情绪宣泄等细腻地呈现出传统文化的年轻化、接地气表达,巧妙地体现了中国智慧、东方哲学。影片中的一系列台词以及角色自身命运抗争的经历很容易让观众从心底深深共情,从而打动观众、赢得观众,并最终带来观众的热议和口碑。而持续的热议和发酵的口碑则是一部影片能走多远的最有力支撑。

据灯塔专业版AI最新预测,《哪吒2》最终票房有望达到85亿元。这一预测能否成真,我们将拭目以待。然而,尽管《哪吒2》带来了诸多启示,让后来者有了更好的榜样,但它并非完美无缺。在观影过程中,一些观众对个别“出戏”的抛梗并不买账,觉得有些许尴尬。但这些瑕疵并不影响《哪吒2》的整体表现,它已用“票房冠军”的身份为中国动画电影乃至中国电影树立了新的标杆。

总之,《哪吒2》上映短短9天便强势登顶中国影史票房榜,这一成就不仅折射出中国动画电影的强势崛起,更昭示出中国电影产业的巨大发展潜力。影片引发的全民狂欢和热议已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文化现象,它还赋予了更多精神升华层面的意义,并成为一块映照当今社会现象的平面镜。透过这块平面镜,我们或许能窥见更好的未来,以及像吒儿一样不断尝试改变并积极向上向善的自己。

正如《哪吒2》中的一句台词所说:“难道你还想改变这世界?”“我想试试。”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