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二季度开局,医药股展现出强势上涨姿态,医药生物行业全线爆发,ETF方面多只港股相关医药ETF集体大涨。个股方面涨停潮涌现,医药板块的强势表现得益于政策红利和行业基本面的持续改善。

  医药终于领涨了。

  二季度开局,医药股一马当先展现出强势上涨姿态。4月1日,医药生物行业全线爆发,申万生物医药指数全天涨幅3.34%,CRO、创新药方向强势领涨。具体行业板块方面,当日,化学制药、生物制品、医疗服务涨幅分别为4.61%、4.49%、4.21%,医疗器械、中药涨幅分别为3.26%、3.06%。

  ETF方面,多只港股相关医药ETF集体大涨,截至4月1日收盘,14只相关医药ETF涨超5%,其中,港股创新药50ETF涨幅达7.27%。但值得注意的是,4月2日早盘,相关ETF有所下跌,部分资金撤出。

  个股方面,涨停潮涌现。欧康医药4月1日盘中“30cm”涨停,陇神戎发、多瑞医药、诚达药业、和元生物等“20cm”涨停,热景生物、睿智医药、科兴制药、艾迪药业、一品红等涨超10%,昭衍新药、哈三联、联环药业、润都股份、鲁抗医药、海欣股份、罗欣药业等涨停。

  关于行情驱动因素,分析人士表示,前期科技股涨幅较高,医药板块此前并非热点,亦不拥挤,适合成为防御品种,因而部分资金从高位科技股转向估值洼地,形成板块轮动效应;同时突发事件也在催化市场情绪,医药板块成为资金追捧的热点。

  多重因素驱动板块增长

  消息面上,中国新闻网援引俄新社报道称,俄罗斯疑似出现了一种未知病毒,患者感染症状包括咳嗽带血和高温达39摄氏度。但俄罗斯“消费者权益保护和公益监督局”随后发表声明,称“没有证据表明一种新的,或不明原因的病毒在俄罗斯联邦境内传播”。

  政策方面,日前在《民主与法制》周刊发表文章表示,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鼓励国有企业运用多种方式,加快形成产业影响力。同时,国家药监局综合司就《关于优化全生命周期监管支持高端医疗器械创新发展的举措(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旨在强化标准引领创新,进一步完善高端医疗器械标准体系。

  此外,3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提升中药质量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鼓励战略性并购重组和资源整合,培优扶强龙头企业。

  市场预期方面,3月20日国家医保局召开优化医药集采工作研发会,市场预期会议可能推进药品集采优化细则。国泰君安近日在研报中表示,2025年国家层面将开展第11批药品集采,届时集采规则有望从“唯低价导向”转向“质量与成本均衡”。

  后续行情持续性几何?

  医药板块的强势表现不仅得益于政策红利,行业基本面的持续改善也是重要推动力。

  国内创新药龙头恒瑞医药发布的2024年年度报告显示,公司营收、净利均创新高。此外,百利天恒、恒瑞医药、三生国健、诺泰生物等多家医药企业2024年业绩均有不同程度增长。

  平安证券认为,创新药行业有望延续景气上行态势。优质国产创新药的国际认可度不断提升,国产创新药对外授权金额和数量持续增长,创新药出海有望成为国内创新药公司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近期,国产创新药频频放出对外授权交易公告。3月21日,和铂医药宣布与阿斯利康达成战略合作。3月24日晚间,国内药企联邦制药宣布与跨国药企诺和诺德签订独家许可协议。次日,默沙东又以最高17.7亿美元的里程碑付款买下恒瑞医药的脂蛋白口服小分子项目。

  国泰创新医疗基金经理邱晓旭认为,中国对全球创新药临床和上市的贡献度在持续提升。在投资决策上,应更加拥抱具备长期空间的新治疗范式等方向。

  对于股民而言,目前医药板块的估值很值得期待。医药行业已经历了超过四年的调整期,机构持仓水平已降至历史低位。国泰医药健康基金经理徐治彪表示,前期医药板块调整幅度较大,目前医药细分赛道极度便宜,应规避医药权重,买入有业绩低估值的优质细分龙头。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