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11月份A股震荡整理,沪指、深证成指、创业板指均有所上涨。进入2024年最后一个月份,多家券商发布最新研报认为,资金面和政策预期正在驱动A股走出一轮跨年行情,布局策略各异。

在经历10月份的高波动后,11月份A股市场呈现震荡整理的态势,沪指月度累计上涨1.42%,深证成指月度累计微涨0.19%,而创业板指则月度累计上涨2.75%。

步入2024年的尾声,多家券商纷纷发布最新研报,对A股市场的跨年行情持乐观态度。资金面的充裕和政策预期的明朗,正共同驱动A股市场酝酿一轮跨年行情。

券商普遍看好跨年行情

中信证券研报指出,三类资金有望形成共振,共同推动跨年行情的发展。报告预测,12月即将召开的相关经济工作会议将进一步提振机构资金的信心;四季度经济数据预计将稳中回升,地产领域的价格信号也局部好转;此外,外部的负面预期冲击已阶段性消化,人民币汇率有望在12月企稳。因此,机构资金、活跃资金和散户资金有望在12月共同发力,推动市场走出跨年行情。

中信证券进一步分析,从政策信号来看,积极财政政策有望成为年末经济工作会的亮点,消费刺激政策有望超出市场预期。从价格信号来看,实体经济在四季度有望稳中回升,部分城市房价已出现企稳回升态势。从外部信号来看,潜在加征关税的负面冲击已被市场阶段性消化。从市场层面来看,12月机构对政策的预期上修以及保险资金的入场,或将改变当前市场定价能力的格局,投资者在配置上应逐步向绩优成长和内需消费切换。

中信建投报告则建议积极布局,认为跨年行情渐行渐近。报告指出,近期市场从盈利预期、流动性预期和风险偏好层面都呈现改善迹象。前期政策发力的领域已初见成效,且预计12月重要会议将出台更多有力政策。海外方面,市场主题交易逐渐稳定,美元、美债利率见顶回落,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定。综合看,跨年行情值得期待,投资者可考虑积极布局。

国泰君安策略认为,中国股市有望迎来跨年反弹。报告指出,前期港股与A股的调整已逐步计入政策空间不足与特朗普关税预期的不利影响。国内重要会议召开在即,增量政策空间得以打开。此外,11月中国制造业PMI实现“三连升”,也有利于风险偏好的维持与做多情绪的延续。国泰君安报告还认为,短期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不高,国内股市流动性也有支撑,投资者应积极备战2024年12月至2025年1月的跨年反弹。

布局策略:看好新质生产力等方向

广发证券策略报告基于年末会议基调的三种情景假设,提出了对应跨年行情的不同演绎及三类资产的配置策略。报告指出,如果官方目标赤字率维持不变,指数将存在调整风险,投资者应关注“稳定价值类”的红利资产。如果官方目标赤字率小幅提升,指数将维持震荡格局,市场交投活跃,投资者应布局三条结构性ROE能够企稳改善的主题。如果官方目标赤字率进一步提升,指数将开启“跨年行情”,市场交易顺周期资产的基本面改善预期。

华西策略研报则明确提出,跨年行情启动,“新质牛”是配置主线。报告建议投资者积极把握跨年行情的机会。海外资金方面,随着前期政策落地显效,市场对四季度增长预期得到提振,预计短期将出现美元高位震荡+人民币汇率反弹的“双强”局面。国内资金方面,11月权益类基金发行高峰有望为跨年A股市场带来增量资金。政策层面,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前是乐观情绪发酵的窗口期,“新质牛”相关主题性投资仍会较活跃。

天风策略则认为,在明年春节基本面改善验证之前,切忌追高卖低。报告指出,市场正处于“强预期,弱现实”的赛点2.0第二阶段,投资者应重视政策驱动与主题轮动,把握信创和消费阶段的大波动,同时关注恒生互联网等潜在投资机会。

(图片来源:网络)(文章来源:大河财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