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本周A股市场连续三日单日成交金额跌破5000亿元,市场关注成交量是否已达“地量”,并探讨何时能迎来“地价”。文章分析成交量变化原因及市场趋势,呼吁采取措施提振投资者信心。

本周,A股市场遭遇了连续三日的单日成交金额跌破5000亿元的困境,这一显著的市场现象引发了广泛关注和讨论。回顾7月底,A股的单日成交金额还曾超过9000亿元,而现今几乎腰斩,这一变化让人深思。

面对此情此景,我们需深入剖析两个问题:首先,5000亿元的成交量是否真正触及了市场所谓的“地量”?其次,如果这确实是“地量”,那么市场何时能迎来“地价”的转机?

基于2020年以来的数据,我们发现前三年A股市场交易活跃,单日成交金额常保持在8000亿元以上,甚至连续一个多月超万亿元。当时,市场分析师普遍认为万亿成交将成为常态。然而,自2022年二季度起,股市步入下跌通道,成交金额逐渐下滑,今年情况更是恶化,直至近期跌破5000亿元大关。这一变化表明,“地量”并非一个绝对值,它与股市的运行态势和点位密切相关。

此外,量化交易在市场上的占比变化也影响了成交量。今年前,量化交易占比较高,但受多种因素影响,其规模现在大幅缩减,这也对股市成交量产生了影响。因此,成交量作为一个需要动态分析的数据,其大小是相对的。简单地将某个数值作为“地量”的指标,显然过于片面。

目前,A股市场拥有超过5000家上市公司,股票流通市值超过63万亿元。在这样的市场规模下,每天0.8%的换手率即可带来5000亿元以上的成交金额。而历史上A股市场很少出现如此低的换手率,因此可以认为,现在5000亿元左右的成交量确实处于底部区域。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市场就会立即迎来“地价”。底部区域是一个时间段,其间市场可能会反复波动。

成交量是市场活跃度的一种外在表现。在大盘运行环境尚未出现根本性好转之前,股价仍有可能继续下跌。尽管“地量地价”在技术层面反映了一种关系,但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它未必能起到决定性作用。尤其是在成交量处于“地量”的情况下,这种关系更加复杂。

当前,A股成交低迷的状况仍在持续,这不仅影响了股市的平稳运行,也严重打击了投资者的积极性。投资者迫切希望改变这一局面,期待有关方面能尽快落实有利于活跃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的措施。同时,有关方面也需要研究在市场失灵的情况下,如何采取有效措施稳定市场、恢复市场信心。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