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随着A股市场活跃度提升,11月股票型基金发行显著回暖,新成立基金数量和发行份额大幅增长,投资者风险偏好明显提升,看好A股后市行情。

近期,A股市场活跃度持续提升,带动股票型基金发行市场显著回暖。

据公募排排网数据统计,截至11月30日,11月份新成立的公募基金数量高达98只,总发行份额更是达到了1474.16亿份。与10月份相比,新成立基金数量环比增长了78.00%,发行份额更是环比激增342.00%。这一数据充分显示了市场回暖对基金发行市场的积极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11月份新成立的公募基金中,股票型基金占据了主导地位。具体来看,新成立的股票型公募基金共有59只,发行份额高达1046.33亿份,分别占到了新成立基金总数和总发行份额的60.20%和70.89%。这一数据不仅体现了投资者对A股市场的看好,也反映出其风险偏好明显提升,增配股票型基金的意愿显著增强。

与此同时,债券型基金在11月份也呈现出增长势头。新成立的债券型基金共有20只,发行份额为375.16亿份,分别占到总量的20.41%和25.45%。与10月份相比,新成立债券型基金数量和发行份额也分别增长了150%和178%。

进入2024年,权益基金发行市场明显回暖,这进一步表明了投资者对权益市场的信心正在回升。星石投资表示,当前国内市场的关注点不仅在于美国贸易政策的直接影响,更在于国内政策的应对。国内经济、价格表现企稳回升已成为重要的政策目标。随着后续一揽子政策的陆续落地,市场的关注点或将转向政策效果和基本面表现上。预计未来一个季度,国内宏观、微观层面都将迎来明显改善,股市也将逐渐从估值修复阶段转向基本面推动阶段。

兴业基金则认为,短期内四季度经济仍需观察,但财政和货币政策的大幅发力有望逐步扭转经济预期,并在明年对经济形成支撑。市场方面,A股三季报披露结束后将进入业绩空窗期,基本面压力有所减轻。同时,市盈率第一波修复已经基本到位,预计后续在成交量支撑下将延续震荡修复。市场资金面有望维持万亿以上成交规模,支撑市场风险偏好回暖。新增资金主要来自于ETF、外资被动资金流入、国内债券和储蓄等沉淀资金入市等。但短期情绪指标显示市场或有回落压力,投资者需保持警惕。

华安基金副总经理兼首席投资官翁启森表示,当前我国货币政策已先行发力,财政政策、结构性政策仍待进一步发力。后续需观察政策力度与经济基本面复苏效果。展望2025年,财政政策有望更加积极,今年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等重点时间节点值得关注。存款准备金率仍有下调空间,有助于保持银行间流动性合理充裕。此外,10月M1、M2负增长收窄,居民、企业信心改善,宏观流动性环境出现拐点。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