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性交易与基本面交易特征解析及跨年行情配置策略
AI导读:
本文深入解析流动性交易与基本面交易的特征,探讨当前市场流动性驱动行情的关键因素,结合历史经验分析市场特征及切换条件,并提出跨年行情的配置策略,推荐跨年组合。
流动性交易与基本面交易深度解析:
流动性交易往往兴起于宏观政策转向宽松初期,而基本面预期拐点尚未明确之时。股市在新经济周期启动前,受业绩与估值双重压力,处于低位徘徊。此时,宽货币政策先行,系列政策组合拳随后推出,但实体经济融资需求恢复缓慢。股市则受益于充裕的剩余流动性,率先反应,交易流动性逻辑,资金聚焦于短期基本面证伪概率较低、产业趋势向上、未来想象空间较大的中小票和科技题材。
基本面交易则聚焦于未来半年至一年的基本面向上空间。随着政策效果显现,经济数据验证复苏,盈利驱动市场走强,市场交易转向基本面逻辑。若基本面向上空间存在不确定性,或总量趋势未明显逆转,基本面交易则难以启动。
当前行情呈现流动性驱动特征:
9月以来,市场反弹更多依赖流动性逻辑。中美货币政策共振,市场流动性明显改善。但政策向基本面传导存在时滞,叠加外部需求不确定性增加,基本面向上空间未打开,基于盈利的交易受限。因此,市场呈现流动性驱动特征,成交量激增,两融余额攀升,低价股、小市值显著跑赢核心蓝筹指数。
本轮流动性交易下,小盘、科技题材强势表现的关键因素:
1)交易逻辑短期难以证伪,政策引导并购重组、自主可控及自主科技方向成为市场焦点。
2)定价资金转向活跃资金,如游资、私募、散户,关注行业动态、产业政策变化及叙事传播性,盈利表现难以制约估值高度。
3)交易趋势自我强化,市场上涨形成正循环,吸引更多资金交易。
历史经验下的流动性交易特征及切换条件:
过去10年,两轮典型流动性交易行情(15年上半年杠杆牛、19年一季度A股低位反弹)具有三个特征:货币政策宽松、流动性改善;基本面复苏缓慢;市场普涨,估值贡献主要涨幅,中小、成长风格占优。
本轮行情与过去相似,中美信用周期共振宽松,基本面复苏斜率待提升,资本市场在充裕流动性下急速上涨,小盘和成长风格占优。
基于历史,流动性交易将持续1-2季度,可能因基本面交易启动或流动性环境收紧而结束。
跨年行情配置策略:
市场延续流动性交易概率大,是跨年行情主要线索。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增量财政政策表述未超预期,政策或更针对外部需求不确定性,盈利增量有限。M1-M2剪刀差低位,企业利润复苏待等待,基本面交易空间未打开。中美货币宽松,流动性收紧概率低,结束流动性交易条件不足。
因此,跨年行情配置需关注政策催化密集、产业景气向上的中小盘、科技方向。但市场可能阶段性向基本面交易切换,需警惕风格极端反转和均值回归,关注政策空间外交易以规避风险。此外,货币宽松、十年期国债利率下行背景下,核心红利板块作为底仓配置资产将具性价比。
推荐跨年组合:60%流动性交易+30%基本面交易+10%红利资产。
流动性交易方向:人工智能(AI Agent、AI应用、人形机器人、自动驾驶)、新能源(光伏/锂电新技术、新型电力系统、未来能源)、自主可控(芯片制造产业链)、空天信息技术(低空经济、卫星&商业航天)、数据要素(授权运营平台、资源开发商、医保数据、跨境流通、数据安全)。
基本面交易方向:消费电子、工业自动化设备、工业软件(结构性增量);环保、建筑、机械、信创(化债);情绪经济、国货潮品、多胎(消费新增长点/政策潜在增量)。
红利资产:关注银行、公用事业等核心红利品种。
风险提示:国内经济复苏不及预期;联储降息不及预期;宏观政策力度不及预期;地缘政治风险。
(文章来源:东吴证券)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