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2023年A股定增市场持续火热,央国企成为融资主力军,募资总额大幅增长。定增规则优化、市场估值低、公募基金积极参与等因素推动市场繁荣。再融资简易程序制度为中小企业提供便捷融资渠道。

进入2023年,A股定增市场持续升温,成为上市公司融资的重要渠道。据统计,今年1月至7月,共有185家A股上市公司完成了定向增发,累计募资总额高达4066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28%。这些资金主要用于项目融资、补充流动资金以及配套融资等多个方面,为上市公司的业务拓展提供了坚实的资金支持。

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在接受《证券日报》采访时表示,定增市场的火热主要得益于定增规则的持续优化和监管层的鼓励态度。这些因素共同促进了优质上市公司的定增融资,提升了定增价格的性价比,从而吸引了更多的投资者。此外,公募基金积极参与定增市场,也进一步推动了市场的繁荣,形成了显著的“赚钱效应”。

今年A股定增市场呈现出多个显著特点。首先,央国企的融资规模大、占比高,成为市场的主力军。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68家央国企通过定增募资合计达到了2622亿元,占比高达64%。其中,邮储银行、长江电力、中国国航、中国东航等大型央国企的定增募资额均超过了百亿元。其次,募集资金主要流向了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和重点扶持的产业,如货币金融服务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等。此外,“小额快速”定增项目也接连落地,为中小企业提供了更加便捷的融资渠道。

央国企之所以青睐定增募资,主要是因为定增流程相对简单、审核时间较短,具有较高的效率和灵活性。同时,央国企具有较高的稳定性、企业信誉以及市场价值,更容易在定增市场中获得认可和投资。此外,货币金融服务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等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具有较高的市场竞争力和盈利能力,因此也成为了定增资金的主要流向。

值得关注的是,再融资简易程序制度的实施也为“小额快速”定增项目提供了有力支持。今年前7个月,已有14家上市公司通过简易程序实施了定增,合计募资27亿元。这些项目从受理到注册生效的用时往往不到一个月,大大提高了融资效率。对于处于行业初、中期的企业而言,再融资简易程序制度能够有效解决其融资难问题,推动其快速发展。

北京丰汇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莫磊表示,作为上市公司再融资的重要方式之一,定增不仅有助于上市公司做强做大主业,还是助力实体经济发展、践行金融脱虚向实的重要路径。随着越来越多的机构投资者参与定增市场以及定增政策的持续优化和大盘的相对低位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预计下半年将会有更多的增量资金涌入定增市场,延续其火热势头。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图片已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