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公募看好中国市场:政策与内需双重驱动
AI导读:
在全球政治经济环境复杂背景下,海外政策波动为中国资本市场带来挑战。但国内利好政策持续落地和结构性行业崛起,外资公募认为投资者有望在2025年捕捉到更多优质投资机会,政策与内需双重驱动为市场带来乐观前景。
在全球政治经济环境愈发复杂的当下,海外政策波动为中国资本市场带来了新的挑战。然而,得益于国内一系列利好政策的相继出台和结构性行业的蓬勃发展,外资公募对中国市场前景持乐观态度,认为2025年投资者将能捕捉到更多优质的投资机会。
多家外资公募的分析师指出,在股市方面,中国通过优化消费结构、加大内需驱动以及实施多元化出口策略,A股市场依然蕴藏着丰富的投资机遇。而在债市方面,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适时调整,有效缓解了债券市场的“资产荒”现象,进一步提升了债券的配置价值。
对于国内经济前景,路博迈基金预测,2025年上半年美国可能维持降息政策,为中国市场提供了政策落地的窗口期;下半年,中国经济有望初步复苏。
针对海外政策变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联博基金副总经理、投资总监朱良表示,中国在应对外部压力方面具备较强的抵御能力。他分析称,中国已显著分散出口目的地,降低了对单一市场的依赖;同时,通过在境外布置产能,如墨西哥和越南的生产基地,实现了地理多元化,降低了相关风险。此外,朱良还指出,尽管美国关税政策旨在将制造业带回本土,但大规模回流可能难以实现。
朱良进一步强调,A股市场长期以来更多依赖内需驱动,中国上市公司营业收入中内需占比高,外需依赖相对有限。这意味着,尽管面临海外政策压力,A股市场的表现更依赖于国内经济的健康发展和消费市场的壮大。随着中国内需消费的持续增长,A股有望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保持稳健增长,为投资者提供更多机遇。
具体到股市方面,路博迈基金认为,消费支出的方向是与A股最相关的因素。其中,以旧换新政策有望增加对服务类消费的支持,成为激活经济的关键环节。预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的弹性可能提升两到三个百分点。此外,政府消费在中国GDP中占比仍偏低,在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政府消费具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施罗德基金固定收益总监单坤表示,整体来看,施罗德对2025年的权益市场保持乐观态度。尽管面临内外双重考验,但通过加速培育新经济模式和强调内循环的重要性,许多结构性行业和个股的投资机会有望浮现。他建议在大类资产配置上加大对权益市场的倾斜。
施罗德基金副总经理安昀表示,施罗德将继续寻找结构性机会,关注红利类公司和内需突破方向。此外,施罗德看好汽车行业,认为在经历市场洗牌后,竞争环境已得到改善,国内外市场尚有巨大潜力。
安联基金研究部总经理程彧对后续市场走势保持相对乐观态度,认为市场有望形成“红利搭台,科技唱戏”的格局。他预计,2025年A股将在企业盈利增长与政策强托底的支持下,保持震荡向上的态势。
在债市方面,外资公募认为底仓配置的逻辑依然成立。单坤指出,当前债券市场呈现“资产荒”行情,但核心变盘的因素几乎都未发生。尽管收益率下行趋势已现,但债券市场作为家庭资产配置的底仓逻辑依然成立。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