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汽车芯片迎挑战与机遇
AI导读:
随着全球汽车产业向电动化、智能化转型,国产汽车芯片面临高质量保供的挑战。本文分析了汽车芯片市场需求、国产芯片布局及面临的挑战,并探讨了未来发展机遇。
近年来,全球汽车产业正经历着电动化与智能化的快速转型,汽车芯片已成为提升智能驾乘体验不可或缺的一环。国产汽车芯片如何确保高质量供应,成为了业界广泛关注的话题。
12月19日,汽车芯片板块表现亮眼,主力资金涌入4.06亿元,相关概念股中有36只实现上涨。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传统燃油车平均每辆车需要600至700颗芯片,而电动车则需1600颗,智能汽车更是大幅提升至3000颗。
中汽协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付炳锋指出,随着全球汽车市场对芯片需求的持续增长,车用芯片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面对未来汽车架构的变革和产业数智化转型,汽车芯片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需携手共进,共同创新。
在车载芯片布局方面,国内厂商如上海芯旺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比亚迪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等,在车规级MCU领域崭露头角;而国外厂商如瑞萨科技、恩智浦半导体等则占据一定市场份额。在智能座舱芯片方面,虽有北京地平线等国产供应商,但高端市场仍由英伟达、英特尔、高通等国际巨头主导。
尽管如此,国产汽车芯片在功率芯片、MCU、传感器芯片和存储芯片等领域已基本实现自主生产。多家国内车企正积极寻求国产芯片作为替代,国产半导体制造商对此充满信心。
在2024全球汽车芯片创新大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副司长郭守刚强调,芯片在产业链条中的地位日益凸显,需加强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加快突破关键技术,保障我国汽车产业平稳健康发展。
然而,国产汽车芯片在技术层面和产业生态方面仍面临挑战。湖北芯擎科技有限公司CEO汪凯表示,国产芯片在汽车芯片市场中的占比仍较低,特别是在计算类芯片领域,国产芯片需有所突破。同时,成本控制和产业生态也成为国产汽车芯片的攻关重点。
苏州纳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CEO王升杨认为,国产芯片公司的真正竞争优势在于产品定义能力,能否与客户深度合作,提供差异化物料,将决定一家国产芯片公司的发展前景。他强调,中国有机会成长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模拟芯片公司,并应坚定开拓海外市场。
中国自动驾驶产业创新联盟调研员高超指出,中低端功率半导体是短期内国产芯片厂商的最佳突破方向,车规级MCU、SoC与传感器将是未来国产替代最快的三个领域。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图片已保留)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