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近日,半导体板块持续受到投资者关注,数据显示12月20日万得半导体指数大涨3.35%,累计涨幅达8.71%。分析师指出,受益于政策扶持和新兴需求推动,半导体行业整体增长或趋于平稳,芯片需求持续增加,投资机遇显现。

  近期,半导体板块再度成为资本市场的焦点。数据显示,12月20日,万得半导体指数实现了3.35%的大幅上涨,并在随后的三个交易日内连续攀升,累计涨幅高达8.71%。在这一波涨势中,灿芯股份、锴威特强势涨停,中芯国际涨幅超过10%,瑞芯微、上海贝岭等个股同样涨停,寒武纪-U涨幅超过6%,股价更是刷新了历史新高。

  行业分析师指出,国家对半导体行业的政策扶持力度不断加大,有望推动该行业与海外先进水平的差距逐渐缩小。同时,在AI、物联网、新能源汽车等新兴需求的推动下,晶圆代工行业将迎来持续增长,先进制程和特色工艺也将得到同步发展。展望未来,到2025年,半导体行业的整体增长或将趋于平稳,但发展前景依然广阔。

  半导体板块热度持续升温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美国可能即将出台全新的AI出口管制措施,对7nm芯片的代工实施许可要求,并为GPU设定全球出口限制。这一消息进一步刺激了半导体板块的市场表现,12月20日,A股市场半导体板块表现抢眼,其中寒武纪-U的股价再创历史新高,总市值高达2822亿元。

  按照最新股价计算,寒武纪-U已成为A股市场第二高价股,仅次于贵州茅台。今年以来,寒武纪-U的股价累计涨幅更是达到了惊人的400.85%。

  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SEMI)日前也上调了2024年全球芯片设备销售额的预测值。由于中国大陆在AI等领域的投资超乎预期,预计2024年全球芯片设备(新品)销售额将增长6.5%至1130亿美元。

  中国银河证券电子行业首席分析师高峰表示,半导体制造产业链的攻克是国内产业关键核心技术进步的重要一环。受益于举国体制下的优势,中国半导体产业链在高端设备和材料方面有望迎来重大突破。

  芯片需求持续攀升

  随着人工智能产业的快速发展,算力芯片GPU(图形处理器)的供应变得日益紧张。而ASIC(专用集成电路)作为算力芯片的一种解决方案,正逐渐受到市场的关注。美股公司博通的最新财报显示,市场对ASIC的需求强劲增长。

  目前,多家A股上市公司已布局ASIC这一前沿技术领域。例如,天融信自2003年起就开始投入ASIC网络加速芯片的研制,并已发布多款专用芯片。安凯微的芯片也属于ASIC范畴,并在智慧安防、智慧办公、智能家居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此外,随着全球汽车产业电动化、智能化步伐的加快,汽车芯片已成为提升智能驾乘体验的重要载体。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传统燃油车所需汽车芯片数量为每辆车600颗至700颗,而电动车和智能汽车所需的芯片数量则分别高达1600颗和3000颗。

  在车载芯片布局方面,国内厂商如上海芯旺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比亚迪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等已在车规级MCU(微控制单元)领域取得了一定进展。同时,国产汽车芯片在功率芯片、MCU、传感器芯片和存储芯片等领域的国产化率也较高。

  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副司长郭守刚在2024全球汽车芯片创新大会上表示,需要持续加强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加快突破关键技术,加大推广应用力度,以保障我国汽车产业平稳健康发展。

  板块投资机遇显现

  平安证券半导体行业首席分析师付强表示,半导体行业在2024年三季度以来表现强劲,受益于国家刺激政策的出台和行业恢复周期的叠加效应。预计2025年半导体行业整体增长将趋于平稳,但增长更为均衡、健康。

  中金公司研究部执行总经理贾顺鹤认为,AI或将是2025年芯片设计板块的投资主线。其中,云端AI算力芯片市场空间广阔,部分国产产品已在外部因素干扰的背景下取得了商业化进展。2025年相关个股的业绩增长有望消化高估值,仍具备布局机会。

  天风证券电子行业首席分析师潘暕则指出,国产半导体需求强劲增长,市场空间较大。叠加外部和内部潜在催化因素,我国半导体设备、材料等国产化率有望持续加速。因此,半导体板块的投资机会值得投资者重点关注。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