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新股市场总结与2025年展望
AI导读:
2024年新股市场显著企稳,国货航作为年度最大IPO上市。随着资本市场回暖,新股发行市场企稳,但募资规模大幅下降,超募现象减少。新股不败神话重现,2025年IPO审核及发行节奏有望逐步常态化。
12月30日,国货航作为年度最大IPO成功上市,为2024年新股市场画上了圆满句号。本年度,随着资本市场回暖,新股发行市场显著企稳,科创板受理了新“国九条”后的首家未盈利企业,创业板与沪市主板也迎来了各自板块内的首家IPO企业,北交所更是在年末一口气新增了13家企业的IPO申请。
截至12月30日,A股市场IPO在审企业共254家,其中北交所102家居首,创业板53家次之,科创板22家,沪市主板和深市主板分别为44家和33家。安永审计服务合伙人汤哲辉预测,2025年A股IPO活动将整体平稳,并逐步实现发行节奏常态化,资本市场资源将进一步向“新质生产力”倾斜。
回顾2024年,A股市场合计100只新股上市,同比下降68.05%,IPO募资规模673.53亿元,同比下降81.11%,创2015年以来最低值。其中,创业板在上市新股数量和募资额上均保持领先,但百亿级项目缺席,超四成企业募资额不足5亿元,超募现象大幅减少,仅14家企业实现超募。
新股发行市场经历了从严监管,监管层发布文件优化发行承销制度,强化新股发行询价定价配售监管,从严监管高定价超募。新股平均发行价格和市盈率均有所回落,募资额缩水幅度较高的新股也不在少数。
然而,新股不败“神话”在本年度重现,新股供给量下降、一级市场询价趋于理性,破发现象基本消失。年内上市的100只新股平均上涨近252.76%,中位数涨幅近166.79%,71只新股首日涨幅翻倍,长联科技等新股首日盈利规模居前。
展望2025年,随着宏观经济趋稳、市场信心回暖以及监管层对市场乱象治理取得阶段性成效,IPO审核及发行节奏有望逐步常态化。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田轩指出,IPO市场有望在客观评估和把关企业质量基础上,分阶段、有节奏地进入复苏期。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