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上周A股市场明显调整,A股ETF获得资金净流入超267亿元,尤其是科创板、芯片、创业板相关ETF。业内人士认为,受内外多重因素影响,市场风险偏好已边际降低,但2025年可积极把握结构性机会。

上周,A股市场经历显著调整,上证指数、深证成指及创业板指的跌幅分别超过5%、7%及8%。然而,在市场回调之际,抄底资金积极涌入,A股ETF吸引了超过267亿元的资金净流入,特别是科创板、芯片及创业板相关的ETF成为资金加仓的重点。

业内人士分析指出,受国内外多重因素影响,市场风险偏好近期有所降低,预计2025年市场或将呈现宽幅震荡态势,但投资者仍可积极把握结构性机会。

具体而言,上周超过800只A股ETF下跌,但黄金股相关ETF表现出色,平安中证沪深港黄金产业股票ETF涨幅超过3%。与此同时,沪深300ETF在成交额上遥遥领先,华泰柏瑞沪深300ETF日均成交额高达69.03亿元,华夏上证科创板50成份ETF紧随其后,日均成交额达到50.25亿元。此外,中证A500ETF在岁末年初成交额显著增长。

从资金流向来看,抄底资金在市场连续下跌时果断出手,A股ETF上周资金净流入达267.51亿元。其中,科创板、芯片、创业板等跌幅较大的ETF获得较多加仓,中证A500和红利相关ETF也备受青睐。例如,华夏上证科创板50成份ETF和易方达上证科创板50成份ETF分别获得36.02亿元和13.26亿元资金净流入,国联安中证全指半导体产品与设备ETF和嘉实上证科创板芯片ETF资金净流入也分别超过21亿元和12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华泰柏瑞沪深300ETF上周资金流动呈现先流出后流入的态势,尤其是在1月2日成交额显著放量,疑似有大资金布局。

对于市场风险偏好降低的原因,国泰基金表示,自2024年12月中下旬以来,受外部因素影响,市场风险偏好已边际降低。同时,国内政策与数据均进入空窗期,海外政策的不确定性也较大。此外,临近春节假期,居民持币需求增加,股市资金面面临压力。

永赢基金则认为,市场波动较大主要受两方面因素影响:一是市场活跃度降温,机构交易意愿下降;二是大类资产定价趋于一致,A股易受其他类资产联动影响。永赢基金预计,后市宽幅震荡几率较大,但政策转向叠加资金持续流入,调整空间有限。同时,考虑到2025年全年流动性边际宽松的定价环境,红利风格或阶段性占优,投资者可关注人工智能、并购重组、低空、芯片等细分领域。

国泰基金也指出,2025年资本市场可能呈现宽幅震荡格局,投资者应积极把握结构性机会。短期内,市场进入政策、业绩空窗期,风格或阶段性转向大盘。在此背景下,高股息、新能源、人工智能板块值得关注。对于难以把握结构性行情的投资者,中证A500ETF等宽基产品也是较好的布局工具。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