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上市公司频现受赠现金保壳现象引热议
AI导读:
最近一个月,A股市场频现上市公司拟无偿受赠现金案例,这些公司普遍特征是净资产为负或濒临负值,此举引发市场热议。文章探讨了上市公司受赠现金保壳的利弊及退市制度的完善建议。
最近一个月,A股市场频现上市公司拟无偿受赠现金案例,这些公司普遍特征是净资产为负或濒临负值,此举主要目的显然是为了保住上市地位。
沪深交易所设有“最近一个年度期末净资产为负”的退市红线,一旦触及即面临退市风险警示。在这些捐赠案例中,有的是由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出手,有的是由重整投资人出手,通过无偿受赠现金,上市公司的净资产得以转正,至少暂时避免了因净资产为负而退市的风险,这对控股股东等也有一定益处。
然而,仅仅对困境中的上市公司进行输血是远远不够的,缺乏造血能力,勉强维持上市地位,对市场并无实质性益处。上市公司获赠资产或许能暂时缓解燃眉之急,但真正能让上市公司持续发展、彻底摆脱壳定位的,还需依靠健康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专业的管理水平和强劲的主营业务。这些才是上市公司的核心竞争力,缺乏这些,再多的资金注入也可能只是昙花一现。
上市公司适当对外捐赠是履行社会责任的体现,但由控股股东或第三方对上市公司进行捐赠,则值得商榷。上市公司作为优秀企业的代表,若天天依赖救济,资本市场的意义何在?此外,控股股东捐赠与控股股东利用控制权套取上市公司利益,可能是A股市场同一问题的两个不同方面,核心问题在于控股股东与上市公司之间的界线模糊,大股东可以随意予取予求,导致中小股东利益难以保障。
2020年,国务院提出严厉打击通过财务造假、利益输送、操纵市场等方式恶意规避退市行为。控股股东等无偿为净资产为负的上市公司捐赠现金,是否属于此类行为,值得深入探讨。即便这种行为不构成恶意规避退市,其正当性也值得质疑。
目前,“净资产为负”的退市红线存在漏洞,因为它只考察年度期末净资产值,而不考察其来源。相比之下,“净利润为负+营业收入低于3亿元(科创板、创业板为1亿元)”的组合类财务退市红线设计更为科学,它要求考察来源,更加精细,难以规避。
组合类财务退市红线中的净利润需考察多个指标,包括利润总额、净利润和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其中最低者为负即视为净利润为负。而“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需将政府补助等非经常性损益扣除,以反映公司的可持续盈利能力。营业收入则需扣除与主营业务无关的业务收入和不具备商业实质的收入。
借鉴组合类财务退市红线的设计思想,建议完善“净资产为负”的退市红线。考察上市公司净资产时,应剔除控股股东捐赠等因素的影响,建立“扣除后净资产”的概念。哪些事项需要扣除,交易所可出台指南予以指导。同时,“扣除后净资产”也可历年累计,一旦“扣除后净资产”为负,即表示企业已耗尽上市前的资本,应予以退市。
另一种相对简单的完善退市制度的思路是,一旦上市公司在一段时间内获得一定金额以上的捐赠,即自动退市。相关主体可在股票市场外对公司进行捐赠,但不能在股市内破坏游戏规则。应鼓励上市公司在市场上自主打拼生存,而不是依赖救援、吞噬社会财富。
总之,要引导A股市场建立财富内生机制和优胜劣汰机制,必须建立完善的退市机制。上市公司退市与否,关键在于其财富创造能力。对当前上市公司接受捐赠充当吞金兽的现象,退市制度应尽快完善,加大淘汰出清力度。
(作者系财经评论员,文章来源:国际金融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