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A股企业赴港二次上市热潮持续,多家科技企业拟发行H股股票在香港上市。港股上半年IPO募资额全球第一,政策吸引A股龙头,成为科技企业全球化布局的“超级跳板”,外资积极参与认购,业内人士预计上市潮将延续。

  A股企业赴港二次上市热潮持续攀升。

  近期,多家科技企业发布公告,拟发行H股股票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截至7月23日,合计有247家企业向港交所递交了上市申请,其中含A股上市公司42家。

  “A股龙头企业港股上市热潮,是政策松绑、企业全球化与全球资本再配置三重宏观力量共振的结果。”安永大中华区上市服务主管合伙人何兆烽指出。

  今年上半年,港交所IPO募资额重回全球第一,离不开内地优质标的。当期,港股IPO市场的募资额达到1067亿港元,其中,A股锂电巨头宁德时代首发募集资金超410亿港元。

  “港交所推行的一系列政策,吸引了大量A股行业龙头赴港。”KKG董事总经理张昕指出。另一端口则体现在针对特定类型企业的政策上,降低了企业赴港上市的难度,吸引了大量科技型研发公司。

  据统计,去年9月至今,合计已有13家A股公司在港股上市,其中9家都为科技企业。今年以来,又有至少46家A股公司及其子公司向港交所递表,其中科技股占比超过七成。

  一方面,从企业战略层面来看,港股是科技企业全球化布局的“超级跳板”。何兆烽认为,赴港上市可以帮助企业构建“A+H”双融资平台,实现境内、境外两个市场的协同发展。

  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指出:“科技公司偏好港股二次上市,核心在于资本效率与全球化布局。”

  另一方面,当前港股市场投融资活跃,能给予科技企业较好的估值。据记者统计,去年9月至今,已在港股上市的9家科技企业中,仅三花智控、龙蟠科技受业绩增速放缓等因素影响首日破发,且随着基本面好转,龙蟠科技已经收复跌幅。

  “港股‘闪电配售’机制可快速融资,且港股科技公司估值普遍高于A股。”田利辉指出。

  外资积极参与认购,截至2025年6月30日,2025年在港股IPO上市的公司中,基石投资者占45.2%。以宁德时代H股上市为例,其国际配售占比达92.5%,包括来自15个国家和地区的海外机构。

  展望后市,业内人士普遍认为,A股企业赴港二次上市潮将延续。何兆烽称,预计在未来一定时期内,A股公司赴港上市趋势将延续。田利辉也指出,A股科技公司赴港二次上市是全球化与产业转型的必然选择。

  不过,田利辉也同时提醒,赴港二次上市面临估值与市场接受度风险、政策与监管差异等四大挑战。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