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1月7日沪深股市主要股指普遍低开高走,收盘时普遍显著上涨。机构观点普遍看好科技成长股,尤其是半导体、消费电子等板块。同时,数据中心等行业也受到关注。此外,还发布了《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指引(试行)》等消息。

新华财经北京1月7日电(罗浩)1月7日,沪深两市主要股指早间普遍低开,盘中走势分化,沪指、深成指、创业板指及北证50指数收盘均显著上涨。科创50指数当日表现尤为亮眼,寒武纪股价飙升逾10%,创历史新高,海光信息也逼近10%的涨幅。

盘面上,铜缆高速连接板块与可控核聚变板块表现突出,领涨市场。此外,CPO概念、种业、半导体、元器件、高压快充、超导概念、液冷服务器、培育钻石、数据中心、无线耳机等多个板块亦呈现大幅上涨态势,市场热点纷呈。

截至收盘,沪指报3229.64点,上涨0.71%,成交额约为4364亿元;深成指报9998.76点,上涨1.14%,成交额约为6402亿元;创业板指报2028.36点,上涨0.70%,成交额约为2778亿元;北证50指数报1024.42点,上涨2.07%,成交额约为126.8亿元。

机构观点:

巨丰投顾指出,周二市场震荡运行,可控核聚变板块表现抢眼。近期,一系列提振消费的政策正逐步落地生效,叠加增量资金有望为市场注入充足流动性,预计在市场完成震荡调整后,将延续上行走势。建议投资者关注半导体、消费电子等维持高景气度的板块,以及机器人、低空经济等机会。同时,低风险偏好的投资者可考虑投资中证A500ETF、沪深300ETF等宽基基金。

国金证券表示,期待“春季躁动”行情,偏向中小盘科技成长。反弹背后是信用预期修复及估值扩张。在行业及个股选择上,建议重视“分母端弹性”,看好中盘+超跌+低估值+回购+并购预期的个股,且分子端掣肘较弱(ROE修复或现金流改善)的“成长>消费”。首选成长板块包括TMT(尤其是电子、计算机)、机器人、工业母机等高端制造以及军工;次选消费板块则包括社服、母婴、谷子经济。同时,应重视“科技牛”,包括科技相关设备。

华西证券认为,受下游互联网等Capex及行业投资周期影响,数据中心已经历3年左右的磨底阶段。随着AI智能算力需求的提升以及运营商和互联网Capex向智算中心偏重与加大,数据中心已具备确定性的业绩安全边际。同时,伴随需求回升,整体行业平均投资回报率水平趋于稳定。在整体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数据中心的投资价值回升,有望在2025年开启戴维斯双击。

消息面上: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指引(试行)》发布:

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安排,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了《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指引(试行)》,并已报经国务院同意并印发实施。该指引提出多项措施,旨在防止和纠正逐利性执法司法活动,保障经营主体合法权益。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还召开专题新闻发布会,介绍深入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有关情况。

北京制定《北京具身智能科技创新与产业培育行动计划(2025-2027年)(征求意见稿)》:

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制定了《北京具身智能科技创新与产业培育行动计划(2025-2027年)(征求意见稿)》,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该行动计划围绕五大方向提出17项重点任务,旨在推动具身智能机器人智能、高效、规模化应用。其中提出,到2027年,将在具身大小脑系统、整机控制芯片、全身运动控制能力等方面实现重大突破。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