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寒武纪股价持续攀升,年内涨幅已超过10%,市值站上3000亿元。公募基金对寒武纪后市分歧隐现,但对人工智能板块保持乐观态度,认为AI产业仍处于早期阶段,算力需求强劲,景气度或维持向上趋势。

  近期,A股市场中的明星个股寒武纪,凭借其“英伟达平替股”的称号备受瞩目。自去年股价大涨近四倍后,2025年寒武纪的股价依然保持强劲势头,年内涨幅已突破10%。1月8日,寒武纪股价达到726元,市值成功突破3000亿元大关。

  随着寒武纪股价的持续攀升,公募基金对其后市表现产生了分歧。部分基金选择继续加仓,将其列为第一重仓股,而另一部分基金则选择获利了结。然而,对于人工智能板块的乐观态度在公募基金经理中几乎达成共识。他们普遍认为,AI产业仍处于早期阶段,算力需求依然强劲,尽管景气度可能会经历结构性调整,但整体向上趋势或将持续。

  在寒武纪股价上涨的过程中,不仅散户投资者获利颇丰,部分重仓寒武纪的基金也尝到了甜头。截至去年三季度末,共有296只基金重仓持有寒武纪,持股总量约为7789.18万股。其中,鹏华创新未来、万家品质生活以及富国新兴产业、富国创新企业等多只基金将其列为第一重仓股。此外,寒武纪还被多只ETF被动持有,成为众多指数的权重股。

  去年全年,寒武纪股价涨幅高达388%,在A股市场中一枝独秀。即使在股价偶有回撤的情况下,也能迅速收复失地。据三季报数据显示,去年三季度内多只基金依旧坚定地选择加仓操作。例如,富国基金孙权旗下管理的多只产品均选择了继续买入。在头号重仓股寒武纪的带动下,以及重仓的芯片半导体近期领涨各大板块,富国新兴产业自去年9月份以来涨幅超过50%。

  然而,在持续走高的过程中,也有部分基金在享受到寒武纪带来的盈利后选择了获利了结。去年三季度内,招商优势企业、南方信息创新两只产品卖出寒武纪超过100万股,诺安积极回报也卖出超过98万股。

  回顾过往半导体行情,民生加银基金认为,2024年电子行业的上涨主要受益于库存去化后的需求复苏、消费电子的创新拉动、AI算力和应用的需求增长以及国产替代的持续推进。财通基金金梓才认为,科技和消费板块有望继续成为市场配置的重点,产业处于早期维度的AI大方向仍是主线。一方面,随着海外应用不断升级跑通,AI算力基建还会持续增长。另一方面,随着国内大厂资本开支的增加,国内自主可控的算力芯片产业未来也有望逐步向好。

  2024年的“冠军基”大摩数字经济基金管理人雷志勇表示,2025年或将进入到密集创新的大周期,将持续观测各类基于AI创新的智能终端。他认为,尽管市场存在关于2026年算力需求是否会下滑的争议,但增长的确定性依然很高,只是增速可能会下降。因此,2025年算力、光模块、PCB等仍有上行空间。

(文章来源:券商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