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1月14日,A股市场高开走强,上证指数、深证指数、创业板指数及北证50指数均大幅上涨。此次反弹主要受到市场存在反弹需求和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发布的数据预期良好两大因素推动。然而,单靠一次会议或一场新闻发布会难以支撑后市大幅反弹,投资者可以关注1月下旬市场调整后的左侧布局机会。

1月14日,A股市场呈现出强劲的高开走势,并在收盘时取得显著涨幅。具体而言,上证指数攀升2.54%,深证指数则上涨3.77%,创业板指数更是录得了4.71%的涨幅。同时,北证50指数也表现出色,涨幅达到了10.77%。这是2025年市场首次出现的有力反弹,背后主要受到两大因素的推动:

首先,市场在经过连续下挫后,已经运行至震荡区间的下沿,这使得市场存在强烈的反弹需求。1月13日,证监会召开的2025年系统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坚决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关于稳住股市的重要要求,进一步稳定市场预期”的指示,并强调将加强境内外、场内外、期现货市场的联动监测监管。值得注意的是,“稳住股市”这一表述首次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被提出,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此外,自2025年年初以来,全市场成交量持续缩减,1月13日当日成交量更是下降至9762亿元,为2024年9月25日以来首次跌破1万亿元大关,上证指数也恰好运行至震荡区间下沿,从技术层面和政策层面来看,市场均存在反弹的需求。

其次,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发布的数据预期良好。1月14日下午3时,国务院新闻办举行“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系列新闻发布会,会上发布了2024年12月及全年的金融数据,并对货币政策、2024年12月金融数据及M1口径调整、稳汇率、国债市场调控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解答。发布会上透露,2025年将继续择时降准降息,以保持市场流动性充裕,营造宽松的社会融资环境。同时,针对近期人民币汇率持续走弱的态势,监管层在表态和行动上均体现出了稳汇率的决心,如上调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发行离岸央票等。此外,央行还将加大国债市场的调控力度,暂停在二级市场的买入操作,转而使用其他工具投放流动性。此外,自2024年10月出台政策后,金融数据持续改善。

尽管市场出现了有力反弹,但单靠一次会议或一场新闻发布会难以支撑后市的大幅反弹。不过,投资者可以关注1月下旬市场调整后的左侧布局机会。在大市值方面,随着指数点位的下降,股债性价比、全市场破净率等估值类指标已经接近性价比区域,同时也进入了互换便利及市值管理等政策工具的布局区间。随着指数的调整,下方的流动性托底力量也将逐渐涌现。而在中小市值方面,投资者需要短期关注两融资金盘的动向。前轮下跌行情中,卖盘交易导致市场进入预期真空期,游资逐步“退潮”,目前融资余额已经回落至1.8万亿元,接近2024年11月中旬以来的最低值。若中小盘继续下探,则可能触发2024年一系列新建仓融资盘的被动平仓线,因此投资者需要谨防春节前的“出清”风险。目前,市场对于2月反弹的预期较为一致,这主要基于过往的日历效应以及政策面仍有发力空间。在市场调整过后,A股的边际增量资金大概率将是交易型资金,市场也将呈现出“红利搭台,主题唱戏”的格局。预计在1月中下旬前,市场将维持震荡偏弱的态势,投资者可以继续持有前期的多IF空IM仓单,而在1月下旬则可以逐步进行左侧布局多单。

股市走势图

(作者单位:广州期货

(文章来源:期货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