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综指即将发布:全面反映科创板股票表现
AI导读:
上海证券交易所和中证指数有限公司将于1月20日正式发布上证科创板综合指数(科创综指),这是科创板开设5.5年来首个真实反映所有股票的综合指标。文章回顾了A股市场综合指数的发展历程,并探讨了科创综指对市场的影响及投资者的投资策略。
2025年1月8日,上海证券交易所与中证指数有限公司联合宣布,将于1月20日正式推出上证科创板综合指数(简称“科创综指”)。这一举措标志着科创板自2019年7月设立以来,历经5.5年发展,终于迎来了一个能够全面反映其所有股票表现的综合指标。同时,科创综指的推出也使得A股市场综合指数的数量增至第五个。
回顾A股市场综合指数的发展历程,首个综合指标是深证综指,诞生于1991年4月3日,基点设为100点。紧随其后的是上证指数,于1991年7月15日正式发布,尽管其计算起点追溯至1990年12月19日的100点。第三个综合指标是中小板综,后更名为中小综指,诞生于2005年12月1日,基点为2005年6月7日的1000点。第四个综合指标则是创业板综,自2010年6月1日起算,基点同样设为1000点。
从长期涨幅来看,自A股市场1990年开设以来,上证指数表现最为突出,涨幅高达31.42倍;深证综指紧随其后,涨幅为18.16倍。中小综指在过去20年中涨幅接近9.2倍,而创业板综在近15年内的涨幅则为1.72倍。
就短期表现而言,以上述综合指数的基点为参照,多数指数在初期均呈现出一定的上涨趋势。上证指数在1990年12月19日首日开盘后虽一度“破发”,但随后连续18个交易日上涨,累计涨幅接近35%。相比之下,深证综指则经历了较长时间的下跌。中小综指则以暴涨的方式开启了为期31个月的大牛市,而创业板综则在最初10个交易日内最大涨幅达到13%。
面对即将推出的科创综指,市场普遍关注其将对科创板乃至整个A股市场产生何种深远影响,以及投资者应如何把握其中的投资机会。银河证券江南大道总经理唐贺文指出,科创综指涵盖了除ST股票外的所有科创板股票,尽管科创50指数中的标的股因市值权重较大而对科创综指具有一定影响力,但科创综指的推出将使投资者能够更全面地了解科创板市场的整体状况。对于擅长大盘型指数基金交易的投资者而言,将科创50、科创100、科创200与科创综指综合分析,将有助于降低操作难度。
华龙证券人民大道总经理牛阳则表示,成分指数通常被视为“先行指标”或“领先指标”,而综合指数则被视为“权威指标”或“综合指标”。成分指数在综合指数之前往往扮演着“引路人”的角色,只要综合指数未先于成分指数突破重要技术位(且成分指数无力突破),市场趋势便难以改变。因此,科创综指的推出将使投资者对科创50、科创100等核心资产的重视程度进一步提高。此外,随着众多科创综指ETF的申报,科创板市场有望获得更多新鲜血液的注入,推动市场走俏。然而,这些新兴的科创综指ETF可能不会广泛分散投资,而是更多地聚焦于技术密集型龙头类科创公司。因此,投资者在操作上仍需逢低吸纳核心资产品种。
(文章来源:上游新闻,图片及链接信息已保留)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