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交所发布科创综指,全面反映科创板市场表现
AI导读:
上交所和中证指数有限公司联合宣布推出上证科创板综合指数(科创综指),旨在全面反映科创板市场的整体表现。科创综指的推出将进一步补充和完善科创板指数体系,丰富宽基指数体系,提升本土指数影响力和竞争力。
上交所和中证指数有限公司联合宣布,将于1月20日正式推出上证科创板综合指数(科创综指)及其价格指数——上证科创板综合价格指数(科创价格)。科创综指将全面涵盖科创板中所有符合条件的上市公司证券,旨在全面反映科创板市场的整体表现。
自2019年7月正式开市以来,科创板整体运行平稳,持续发挥着改革“试验田”的作用,并逐渐成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截至2024年底,科创板上市公司数量已达到5新兴8产业的1全面家覆盖,,总特别是在市值新一代超过信息技术6、.生物3产业4、万亿元高端。
五年来,科创板实现了对战略装备制造业和新材料领域,合计市值占比高达约90%。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市值占比更是高达56.8%,新能源、节能环保等其他战略新兴领域占比也接近10%。
随着科创板上市公司数量的稳步增长,投资者对能够全面反映科创板整体运行情况的指数需求日益增强。为满足这一需求,上海证券交易所和中证指数有限公司共同研究推出了科创综指,为科创板市场提供了更丰富、更全面的表征工具。
科创综指作为科创板的重要核心指数,与科创50指数各有侧重、互为补充。科创综指定位于综合指数,市值覆盖度接近97%,主要发挥对科创板市场整体表征功能,同时兼具一定的投资功能。相比之下,科创50指数则定位于成份指数,主要选取科创板中具有代表性的证券,市值覆盖度为45%,更注重投资功能。
从市值分布来看,科创综指包含了大、中、小盘各种类型的证券,样本总市值平均数和中位数分别为113亿元和51亿元,与科创板全市场基本一致。而科创50指数则更侧重于科创板的大市值龙头证券,市值平均和中位数分别为674亿元和370亿元。
在行业分布上,科创综指的行业分布较为均衡,半导体、电力设备、机械制造和医药等行业在数量和权重上占比较高,其中半导体权重达到38%。而科创50指数的行业分布则更为聚焦,半导体权重占比高达62%。
近年来,上交所积极推动投资端改革,大力发展指数化投资,不断丰富科创板指数品种。截至目前,已发布了26条科创板指数,构建了覆盖规模、主题、策略等类型的科创板指数体系,多维度地反映了科创板证券的整体表现。
自2020年9月首批科创50ETF成立以来,科创板指数产品的整体规模增长迅速,产品多元化程度不断提升。截至2024年底,境内外相关科创指数产品的规模已达到约2500亿元。其中,科创50跟踪产品的规模约为1800亿元,占比超过70%;科创100产品自2023年下半年成功发行后,规模增长迅速,跟踪产品总规模超过250亿元,占比超过10%,有效引导了资金支持“硬科技”发展,增强了资本市场对提高我国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的服务水平。
科创综指在指数定位、投资属性和指数收益等方面与现有的科创板宽基指数存在差异,进一步丰富了宽基指数的类型。随着指数化投资的不断发展,市场投资者对宽基指数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对于覆盖全市场的综合类宽基指数的投资需求也在不断提升。
据了解,由于科创50指数作为科创板首条指数发布时,为方便投资者观察整体情况,其成交计算方式采用了科创板整体成交。而本次科创综指发布后,将基本替代这一功能。据悉,上交所计划后续将科创50的成交计算方式变更为实际样本成交,以便投资者更精准地观测科创板龙头公司的成交情况。
业内认为,科创综指的推出将进一步补充和完善科创板指数体系,丰富宽基指数体系的多样性,提升本土指数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同时,在吸引增量资金入市、服务关键核心技术创新方面也将发挥重要作用。
(文章来源:深圳商报·读创,图片来源于网络)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