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新股发行制度作为股市基石,其完善程度关乎市场健康发展。当前新股发行制度虽有所进步,但仍存在IPO公司股权高度集中等问题亟待解决。建议将私人企业、家族企业控股股东股权控制在30%以内,以促进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

新股发行制度作为股市的基石,其完善程度直接关系到市场的健康发展。今年4月12日,“新国九条”的发布明确提出了进一步完善发行上市制度的要求,证监会与交易所也积极响应,对新股发行制度进行了部分调整。

然而,新股发行制度的完善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长期且持续的过程。当前的新股发行制度虽已有所进步,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其中,部分IPO公司股权高度集中的问题尤为突出,特别是私人企业和家族企业,其控股股东持股比例往往高达70%、80%、90%甚至100%。

对于私人企业和家族企业而言,这样的股权结构在上市前或许无可厚非,但一旦上市成为公众公司,其股权结构便需重新审视。目前,根据相关规定,公开发行股票的数量需达到公司股份总数的25%以上(总股本超过4亿元的为10%以上),这意味着限售股的持股比例可以达到75%或90%的上限。因此,一些股权高度集中的公司,只要其控股股东持股比例不超过这一上限,便能满足上市条件。

然而,这种股权高度集中的公司上市,给市场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首先,“一股独大”成为公司治理的重大隐患,控股股东往往能够左右公司的决策,损害公众投资者的利益。其次,私人企业和家族企业上市后,其控股股东往往有强烈的减持意愿,给市场带来巨大压力。最后,股权高度集中还意味着控股股东缺乏分享精神,容易为了自身利益而损害上市公司和公众投资者的利益。

因此,对于IPO公司尤其是私人企业和家族企业股权高度集中的问题,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并尽快解决。建议私人企业、家族企业在IPO上市时,将控股股东的股权控制在公司总股本的30%以内,以降低市场风险和治理隐患,促进中国资本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

(图片来源:网络)(文章来源:大河财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