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第二批科创综指ETF正式上报,标志着科创板ETF家族再次迎来重要扩容。多家基金公司积极布局,为投资者提供更全面布局科创板的工具。科创综指作为综合指数,具有更广泛的覆盖面和更强的表征性,未来发展前景备受瞩目。

【导读】科创板ETF家族再扩容!第二批科创综指ETF正式上报,市场布局加速

中国基金报记者 陆慧婧 方丽

在首批12只科创综指ETF获批后,市场热情不减,第二批科创综指ETF迅速接力上报,标志着科创板ETF家族再次迎来重要扩容。

据证监会网站披露,1月23日,嘉实基金、鹏华基金、国泰基金、兴业基金、兴银基金以及西藏东财基金六家公司集体上报了科创综指ETF产品。其中,嘉实、鹏华、国泰选择的是跟踪全收益指数的ETF,而兴业、兴银、西藏东财则选择跟踪价格指数的ETF,各有侧重,满足不同投资者的需求。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相较于科创50、科创100等规模指数,科创综指作为综合指数,具有更广泛的覆盖面和更强的表征性。科创综指ETF的推出,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全面、更多元的布局科创板的工具,有助于投资者更好地把握科创板市场的整体发展趋势。

第二批科创综指ETF接力上报

作为2025年开年首只重磅宽基ETF,科创综指ETF吸引了多家基金公司的积极布局。在首批科创综指ETF获批仅隔一个工作日后,1月24日,又有六家公司上报了科创综指相关ETF产品,市场布局速度之快,彰显了业界对科创板市场的看好。

具体来看,嘉实、鹏华、国泰上报的是跟踪全收益指数的上证科创板综合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而兴业、兴银、西藏东财则上报的是跟踪价格指数的上证科创板综合价格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这些产品的推出,将进一步丰富科创板ETF产品线,满足投资者多样化的投资需求。

科创综指定位于科创板市场综合指数,其最新样本数量超过560只,市值覆盖度接近97%,包含大、中、小盘各种类型证券。该指数采用总市值加权,主要发挥对科创板市场的表征功能,为市场更全面观察科创板发展提供了有力工具。

兴银基金ETF基金经理刘帆表示,在当前A股科技创新投资主线愈发清晰的背景下,科创板作为支持高新产业、为企业早期融资提供便利的重要平台,其战略地位不断提升。科创综指覆盖几乎全部科创板股票,为更丰富、更全面地表征科创板整体运行提供了有力支撑,因此他坚定看好科创综指ETF的长期配置价值。

鹏华基金指数与量化投资部总经理苏俊杰也指出,科创综指前三大行业(电子、医药与机械)占比均未过半,较为均衡分布在以科技、生物医药和高端制造为代表的新兴成长行业,较单一行业过度集中的科创50指数显著分散。这显示出科创综指在行业分布上的均衡性和多样性,有助于降低投资组合的风险。

苏俊杰还称,科创综指的投资方向代表国内新质生产力发展、经济产业升级、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最前沿方向。发展硬科技需要资本市场为产业赋能,而科创板已成为“硬科技”企业上市的首选之地。科创综指几乎覆盖科创板上市的全部股票,是国内科技领域投资的风向标,对于引导社会资本流向科技创新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宽基综合指数:长期发展潜力巨大

作为新出炉的宽基类综合指数,科创综指未来的发展前景备受业界瞩目。中证指数公司在近期发布的《全球宽基指数化投资2024年度报告》中乐观预计,境内聚焦全市场的综合型宽基指数产品仍有较大发展空间。

从全球范围来看,综合指数ETF在宽基ETF中占比达到24%,且近年来规模持续增长。2024年,综合指数ETF规模约为1.6万亿美元,较2023年增长16.9%。长期来看,由于综合指数样本覆盖大中小市值证券,完全复制全市场走势,具有规模暴露均衡、换手率低等优势,更符合被动投资理念,适合养老金等长期资金配置需求。因此,综合指数ETF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关注和认可。

相较而言,境内宽基产品主要聚焦于固定数量的规模指数,综合指数产品数量相对较少。但随着个人养老金等中长期资金入市力度加大,以及投资者对多元化投资需求的提升,聚焦全市场的综合型宽基指数有望获得越来越多投资者的关注和青睐。科创综指作为科创板市场的综合指数,其ETF产品的推出将有望在这一领域占据一席之地。

(文章来源:中国基金报)

(原标题:第二批科创综指ETF正式上报,科创板ETF家族再扩容)

(责任编辑: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