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本文回顾了1月A股市场表现,分析了经济趋势、流动性改善对市场的影响,并给出了2月行业配置建议,强调重视中小盘科技成长方向。

图表1:国金·月度金股│2月

国金·月度金股2月图表

回顾1月A股市场,经历上旬调整后,中旬以来指数反弹,小盘指数表现优于大盘。截至1月27日,北证50上涨1.9%,而上证50、上证指数、沪深300等指数分别下跌3.8%、3.0%、3.0%。行业方面,有色金属、机械设备、汽车、银行等行业涨幅居前,月度环比涨幅分别为4.5%、1.0%、0.8%、0.4%;商贸零售、国防军工、食品饮料、煤炭和非银金融等行业则跌幅居前,月度环比跌幅分别为7.6%、7.3%、6.8%、6.6%和6.3%。短期内,中小盘科技成长方向成为市场热点。

经济向好趋势未变,支撑春季行情。1月PMI数据显示国内经济边际向好,与去年2月数据对比,1月PMI为49.1,同比持平;新订单指数为49.2,好于去年2月,表明需求回升;新出口订单为46.4,亦好于去年2月,显示外需拉动作用。此外,工业企业营收同比增长4.8%,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1.0%,印证国内经济基本面好转。内需方面,“以旧换新”叠加贷款利率下调,对冲房地产拖累,支撑消费需求。出口方面,“抢出口”效应和新兴市场国家需求韧性支撑我国出口增长。

流动性持续改善,静待市场流动性剩余释放。M1连续三个月回升,但“春季躁动”行情加速需市场流动性“具备效率与剩余”。央行发布会透露,550亿元“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可用于融资增持股票;第二批保险资金长期股票投资试点规模1000亿元,春节前先批500亿元;政策端亦推出公募基金和国有保险公司投资A股增量资金计划,将缓解年初资金偏紧局面,提振市场风险偏好。

“春季行情”终结需关注国内基本面“退坡”和海外风险。本轮“宽货币+宽财政”作用周期约4个月,需观察基本面修复持续性。预计2025年3月需重点关注PMI生产、订单及M1等驱动力是否减弱。同时,全球朱格拉周期和库存下行周期可能导致美国产能利用率和职位空缺数下降,失业率趋势性上升。历史上降息50bp后,美国失业率半年内平均上升2%,2025年失业率或超6%。一旦失业率明显抬升至4.4%,海外风险将开启。

2月行业配置:重视“春季躁动”,偏向中小盘科技成长。反弹背后是信用预期修复及估值扩张,行业及个股选择应重视“分母端弹性”,看好中盘+超跌+低估值+回购+并购预期,且分子端掣肘较弱的“成长>消费”。首选成长行业包括TMT(尤其计算机、传媒)和高端制造(如机器人、无人驾驶)。次选消费行业包括社服、母婴和谷子经济。结构上,应重视“科技牛”,包括科技相关设备,因财政政策投资方向、主题催化较多、朱格拉周期受益等因素。

行业配置图表1 行业配置图表2 行业配置图表3

(文章来源:国金证券)

本文总结了1月A股市场表现,分析了经济向好趋势、流动性改善对国内市场的支撑作用,同时指出了“春季行情”终结需关注的国内基本面“退坡”和海外风险。在行业配置建议方面,强调了重视“春季躁动”,偏向中小盘科技成长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