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2月5日,中国股市沪指弱势下探,深证成指、创业板指回落,但科创50、北证50指数强势拉升。中信证券展望2月市场,提出中国资产重估叙事形成,春季躁动加速,港股流动性改善空间优于A股。

2月5日,中国股市呈现分化格局,沪指在盘中呈现弱势下探态势,而深证成指与创业板指则在午后出现回落。与此同时,科创50指数与北证50指数表现出色,强势拉升,市场内超过3400只股票上涨,显示出市场的活跃氛围。

截至当日收盘,沪指报收于3229.49点,下跌0.65%;深证成指则微涨0.08%,报收于10164.22点;创业板指微跌0.04%,报收于2062.92点。值得注意的是,科创50指数大幅上涨2.9%,北证50指数也上涨了1.17%。沪深北三市合计成交金额达到13004亿元,显示出市场的交易热度。

从盘面表现来看,保险、旅游、酿酒、银行、食品饮料、煤炭、电力等板块走势较弱,而半导体板块则表现出强劲势头。此外,汽车、医药、有色等板块也呈现上扬趋势。值得一提的是,DeepSeek概念、智谱AI、AIGC概念等新兴领域表现活跃,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中信证券在最新的市场展望中表示,2月份中国资产重估叙事正在形成,春季躁动行情进入加速阶段,交易情绪更加极致。港股的流动性改善空间边际上优于A股,行情重心更偏向于港股。从A股大势层面来看,关税扰动落地后,外部风险在4月前将步入平静期,春季躁动时间窗口更加清晰。国产AI重估成为重要情绪催化因素,而国内宏观政策因素的影响暂时淡化。产业信息和情绪的定价极为迅速,使得交易更加极致。

此外,从市场流动性层面来看,A股短期资金面增量相对有限,但中长期资金入市进程和机制更值得关注。相较而言,港股的流动性改善空间更大,进攻属性增强。流动性的长期改善趋势将提升港股的战略配置地位。

在配置策略方面,中信证券预计市场将在春季躁动期间先演绎极致高波风格,后逐步向低波转换。板块上,建议投资者重新重视非美出海逻辑在年报季的持续兑现。行业上,先看以AI为代表的强势主题极致演绎,后转向红利+非美出海领域,以把握市场机遇。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网,本文总结了2月5日中国股市的整体表现及中信证券的市场展望,为投资者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