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本文总结了2024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效,分析了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并提出了扎实推动党中央关于经济工作的决策部署落地见效的具体措施。

郑栅洁:深入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推动发展改革工作取得新突破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发表的重要讲话,全面总结了2024年我国经济工作的成就,深刻剖析了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并对2025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进行了系统部署。这一讲话为我们做好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的经济工作提供了根本指导和行动方向。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的科学判断和决策部署上,增强信心、迎难而上,扎实推动经济持续稳定向好、结构不断优化、发展态势更加积极。

一、2024年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显著

2024年,面对外部复杂环境和内部多重挑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国人民沉着应对、综合施策,特别是9月以来果断推出一揽子增量政策,加大宏观调控力度,有效提振了市场信心,推动经济实现明显回升,高质量发展取得扎实进展。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具体表现在:一是经济增速前高中低后扬,全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速稳定在合理区间;二是工业生产稳中有升,装备制造业增速持续高于规模以上工业;三是服务业持续回升,特别是房地产业生产指数增速有所回升;四是就业形势保持平稳,城镇调查失业率低于上年水平;五是物价走势总体稳定,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温和上涨;六是市场预期稳步改善,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连续保持在扩张区间。

同时,新质生产力稳步发展,创新水平不断提高。我国创新指数排名全球第11位,创新成果加速转化,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大幅增长。产业加快转型升级,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持续高于规模以上工业,成为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亮点。绿色转型深入推进,新能源汽车产销两旺,国内销量占比连续上升。

改革开放持续深化,体制机制不断完善。国资国企改革深入推进,民营经济发展活力增强。外贸运行总体平稳,机电产品出口增长迅速,出口结构不断优化。利用外资持续优化,高技术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占比提高。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扎实推进,我国对共建国家进出口增长迅速。

重点领域风险化解有力有效。粮食安全持续巩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增强。房地产市场呈现止跌回稳势头,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得到有效缓解和管控。金融风险防控取得积极进展,高风险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持续推进。

民生保障扎实有力。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社会保障水平稳步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升,教育、医疗、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加快补齐,“一老一小”服务体系更加完善。

总的来看,2024年我国经济迎难而上、砥砺前行,动能回升、结构优化、民生改善、风险缓释,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顺利完成。在世界经济变局中,我国仍然是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展现出强大的韧性和巨大潜力。

二、正视挑战与机遇,坚定发展信心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外部环境复杂严峻,国内发展改革任务艰巨繁重。我们要全面认识、准确把握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增强忧患意识,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同时,更要看到我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变。

从国际看,全球经济增长动能不足,国际经济秩序受到冲击,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可能面临剧烈冲击。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突破,为我国提供了新机遇。从国内看,新旧动能转换存在阵痛,部分企业经营困难,市场预期敏感脆弱。但我国制度保障坚强有力,产业基础不断夯实,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充分彰显,逆周期调节政策仍有足够空间。

只要我们坚定发展信心、保持战略定力,主动塑造于我有利的外部环境,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我国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大趋势就能不断巩固和加强。

三、扎实推动党中央经济工作决策部署落地见效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2025年经济工作进行了全面系统部署。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扎实做好发展改革工作。

一是加大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加强政策协调配合,提高政策整体效能。二是积极扩大国内有效需求,大力提振消费,扩大服务消费和文化旅游业发展;同时扩大有效益的投资,推动尽快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

三是加强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加强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超前布局重大科技项目,加快新兴产业发展和未来产业培育。

四是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紧盯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进行重点改革攻坚,有序扩大自主开放和单边开放,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五是强化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提升能源资源安全保障能力,确保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

六是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统筹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提高城市安全韧性水平,积极培育新的增长极。

七是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持续深入推进生态环境治理,营造绿色低碳产业健康发展生态。

八是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实施就业支持计划,稳定就业、促进居民增收,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提升公共服务供给水平。

(作者系二十届中央委员,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本文刊登在《学习与研究》杂志2025年第1期)

来源:国家发改委公号
(文章来源:券商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