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补政策点燃手机消费热情,春节期间销售火爆
AI导读:
国补政策推行以来,春节期间手机消费市场迎来销售小高峰,消费者购机意愿显著提升,旗舰机型成为新宠,线上线下销售均火爆。
柳州市民覃先生带着满脸笑意对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说道:“一大早我就带着母亲来挑手机啦,刚刚已经选定并购买了一款。”自国补政策推行以来,覃先生趁着春节返乡的机会,领着母亲选购了一部新手机,作为新年礼物,让她也能体验到新科技的乐趣。
1月15日,商务部等5部门联合发布了《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购新补贴实施方案》。根据该方案,个人消费者在购买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这三类数码产品(单件销售价格不超过6000元)时,可享受购新补贴。每人每类可补贴1件,补贴比例为最终销售价格的15%(减去生产、流通环节及移动运营商所有优惠后),每件最高补贴不超过500元。贝壳财经记者了解到,从1月20日开始,全国各地已陆续实施了手机等数码产品的购新补贴政策。
春节期间,为了深入了解国补政策对消费市场的影响,贝壳财经记者对家乡广西柳州及工作地北京的手机消费市场进行了实地走访调研。调研结果显示,国补政策显著增强了消费者的购机意愿。
在走访中,多位消费者向记者表示,如果没有国补政策,他们可能会推迟购买计划或选择价格更低的机型。国补政策的推出,无疑点燃了消费者的换机热情,使得手机市场迎来了一波销售小高峰。柳州一家vivo门店的店员告诉记者,往年春节期间,该店总共能卖出100多台手机,但今年从春节开始到大年初四,已经卖出了300多台手机。
春节期间,柳州市中心的五星商业步行街热闹非凡,多家手机授权店铺也分布于此。贝壳财经记者实地走访观察到,各家手机门店内外均张贴着关于国补的优惠政策信息,部分店铺还推出了抽奖活动或礼品赠送活动,吸引了众多市民进店选购。不少消费者表示,国补政策的推出加快了其换手机的步伐,他们选择了配置更高、体验更好的旗舰机型。
春节期间,门店大力宣传国补优惠信息。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韦博雅摄
一位消费者表示,他之前用的手机价格并不贵,现在有国补政策,就想买一个旗舰机型,这样体验感更好,也更耐用。类似的情况并不少见,许多消费者都因为国补政策而选择了更高配置的机型。
此外,新春佳节期间,手机还成为了不少年轻人送给长辈的热门年货。在手机店里,有不少市民带着老人前来挑选手机,希望为他们选购一款合适的手机作为礼物,以尽孝心。
虽然国补政策激发了不少潜在消费,但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发现,有部分市民在购机时首要考虑的还是“实际需要”,并非单纯冲着国补优惠。这类消费者往往倾向于购买3000元及以下价位的手机。
记者还了解到,关于旧手机的处理方式,市民们有着不同的选择。少部分市民会在购置新手机时,直接在购买的店内将旧手机卖掉,以补贴新手机的费用。而大部分市民则考虑到手机数据迁移的复杂性,会先保留旧手机,等到数据迁移完成后,再将手机放到二手市场回收或是送给家人使用。
在柳州和北京的手机销售门店,记者都见证了国补政策带来的销售热潮。柳州一家vivo门店的店员表示,国补政策实施后,该店手机的日销售量大幅增长了250%。而在北京朝阳区的合生汇购物中心,小米、华为、OPPO等品牌门店内的顾客仍然络绎不绝。
柳州市民正在选购手机。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韦博雅摄
据京东、淘宝等电商平台数据显示,北京、广东、江苏等省市的消费者已可以在线上参与国补活动。然而,目前这些电商平台的国补专区内,广西区域并未上线,广西用户若想参与国补活动,暂时只能通过线下的方式购买产品。
为了防止骗补行为的发生,不少地方对国补产品的购买实行了实名制管理。商务部数据显示,今年1月20日至2月1日,已有超过1470万名消费者申请了手机等数码产品的购新补贴。
市场调研机构和分析师普遍认为,国补政策有效地刺激了消费需求,提前释放了销量,进而改变了全年手机的销售曲线。然而,他们也提醒手机厂商,用户换机的动力并非仅仅取决于价格,对手机体验的需求同样关键。手机厂商应抓住机遇,精准把握运营周期和投入节奏,避免过度依赖国补政策。
(文章来源:新京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