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O产业加速拓展,多家龙头厂商积极进展
AI导读:
近期,CPO产业在多家行业龙头企业的推动下展现出强劲发展势头。英伟达、博通、Marvell等公司在CPO技术上取得重要进展。随着技术成熟,CPO有望成为数据中心主流解决方案,相关产业链投资机会备受瞩目。
财中社2月7日电近期,CPO(共封装光学)产业在多家行业龙头企业的推动下,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预示着这一领域的加速拓展与广泛应用。随着技术创新的不断催化,CPO产业正逐步成为科技领域的焦点。
据科创板日报报道,英伟达有望在2025年3月的GTC大会上推出全新的CPO交换机产品。供应链信息显示,该产品在进展顺利的情况下,预计将于2025年8月实现量产。这款CPO交换机将支持高达115.2Tbps的信号传输,其内部的ASIC芯片则由台积电负责制造,这无疑将进一步提升产品的性能与竞争力。
此外,博通与台积电联合开发的微环调制器(MRM)也取得了重要进展,已通过3nm试产。这一成果为顶级AI芯片集成到CPO模块奠定了坚实基础,预计台积电将采用其先进的CoWoS或SoIC封装技术。
Marvell同样在CPO技术上取得了显著进展。该公司宣布,已基于最近发布的HBM计算架构,扩展其在定制硅片领域的领导地位。通过让客户将CPO无缝集成到下一代定制XPU中,Marvell正引领着从当前单个机架内数十个XPU使用铜缆连接,到跨多个机架数百个XPU使用CPO连接的转变,这将显著提升AI服务器的性能。
AI及高性能计算领域对CPO的需求日益增长。随着计算性能的提升受益于摩尔定律的扩展,性能增长达到了惊人水平,然而I/O带宽的增长却远远滞后。CPO技术通过将光器件与芯片紧密集成,能够在更小的空间内实现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同时减少能量消耗,提升数据中心的能效比,降低运营成本。因此,CPO有望成为未来数据中心的主流解决方案。
尽管CPO技术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但其市场空间广阔。CPO可将交换ASIC芯片和硅光引擎在同一高速主板上协同封装,从而降低信号衰减、系统功耗和成本,实现高度集成。随着CPO技术的成熟,光模块产业链将迎来重大变革。据预测,到2029年,CPO端口出货量将从目前的不到5万个增长到超过1800万个,其中大多数端口将用于服务器内的连接。到2035年,CPO市场规模预计将超过12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将达到28.9%。
随着CPO部署的即将开始,相关产业链的投资机会也备受瞩目。LightCounting认为,CPO可能是4-8机架系统中提供数万个高速互连器件的唯一选择。到2028-2029年,CPO极有可能成为1.6T及更高速互连的可行选择。此外,部署传输距离50m的CPO并不会减少可插拔光模块或任何高速线缆的市场机会。随着封装技术和硅光技术的逐步成熟,CPO方案的成本和效率有望进一步迎来突破,持续拓展市场空间。因此,我们持续看好CPO产业链的投资机会。
(文章来源:财中社;图片来源:原文未提供,故无相关HTML代码)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