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AI数据中心扩张推动燃气轮机需求高增,中国燃机市场加速国产化
AI导读:
全球AI数据中心规模大幅扩张,导致电力需求高增,燃气轮机凭借多项优势有望成为AI数据中心领域供电的重要方案。海外燃机龙头企业订单量大幅增长,估值提升。中国燃机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国产化进程加速推进。
财中社2025年2月7日电国金证券最新发布的燃机轮机行业深度研究报告指出,全球AI数据中心的快速扩张正急剧增加电力消耗,这一趋势强烈推动了燃气轮机发电需求的显著增长。随着全球AI数据中心规模的不断扩大,电力需求也呈现高增长态势。据高德纳预测,从2023年至2027年,全球AI服务器的用电量将从195太瓦时大幅跃升至500太瓦时。燃气轮机凭借其快速的项目建设速度、稳定的发电性能、迅速的启动能力、较低的碳排放以及成本优势,在未来有望成为AI数据中心供电的关键解决方案,长期需求上升趋势明显。
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3年间,全球燃机销量从39.98GW稳步增长至44.10GW,复合年均增长率(CAGR)达到2.49%。三菱重工更是预测,2024年至2026年期间,全球燃机的年均销量将达到60GW,较2023年提升36%,增速明显加快。国金证券预计,2025年至2027年,美国AI新增用电所对应的燃机新增装机需求将分别达到12GW、15GW和18GW,分别同比增长47%、25%和20%,保持强劲增长势头。
燃气轮机市场方面,全球市场呈现出高度集中的特点,海外燃机龙头企业订单量大幅增长,且长期享受高估值。具体来看:
- 规模:根据Precedence research的数据,2023年全球新机市场规模达到262亿美元,服务市场规模为376亿美元,预计未来将持续增长。
- 格局:三菱重工、西门子能源和GEV是全球燃气轮机行业的三大龙头企业,2023年合计占据全球82%的市场份额,市场集中度极高。
- 趋势:随着燃气轮机行业景气度上升,海外龙头企业呈现出订单量大幅增长、计划扩大产能以及订单以服务为主且可见度高等共同特点。以GEV为例,2024财年燃机新签订单达到20.2GW,同比增长113%,并计划到2027年将产能从55台提升至80台。此外,GEV电力业务在手订单高达734亿美元,按2024年收入计算,电力业务订单可见度已达4年。
- 估值:高维保占比带动了现金流的改善,进而催化了海外燃机龙头企业估值的提升。例如,GEV凭借持续稳定的维保订单,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达到26亿美元,同比增长118%。同时,其估值水平也持续攀升,从2024年7月至2025年1月,市盈率(TTM)从约37倍提升至90倍。
燃气轮机叶片作为燃机的核心零部件,技术壁垒高且迭代缓慢,全球产能严重不足。叶片在燃机中的价值量占比高达35%,其耐高温程度直接决定了燃机的性能。涡轮进口温度每提高40℃,燃机热效率可提高1.5%,功率增加10%。由于工作环境高温高压,叶片通常选择高温合金作为制作材料,制造工艺复杂且包含多道工序。同时,叶片技术迭代缓慢,单晶技术和内部冷却技术分别自90年代和60年代沿用至今。这些特征导致行业新进入者较少,新技术替代风险小,龙头公司份额稳固。全球燃机叶片产能不足,PCC和Howmet是全球两大龙头企业,但近年来均面临产能瓶颈。
中国燃机市场方面,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国产化进程加速推进。从2015年至2023年,中国燃机市场规模的CAGR达到9%。未来,随着国产化水平的提升和燃气发电占比的增加,中国燃机市场有望持续扩容。在国产化方面,21世纪初,中国通过与国际龙头企业合作,以市场换技术引进重型燃气轮机。2009年开始,中国自主研发F级50MW重型燃气轮机,并在两机专项等政策支持下,近年来不断取得新突破。例如,2022年中国实现了F级50MW重型燃气轮机国产化;2024年F级300MW重型燃气轮机首次点火成功,国产化进程不断加速。
全球燃机产业链龙头企业的成功秘诀在于重视研发投入、重视维保业务、业务多元化、市场国际化以及长期重资产投入。这些企业凭借技术领先、现金流改善、抗周期波动能力以及长期收入提升等优势,保持了基业长青。
(图片及数据来源:财中社)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