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回购增持贷款数量攀升,多家公司获高额资金支持
AI导读:
近期,A股上市公司获得回购增持贷款的数量持续攀升,多家公司获高额资金支持。这一趋势反映了银行对资本市场发展的支持,促进了股票的增持与回购行为,提升了资本市场的流动性,为上市公司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近期,A股上市公司获得回购增持贷款的数量持续攀升,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据统计,截至2025年2月8日,已有99家A股上市公司或其重要股东成功获得了合计约147.33亿元的回购增持贷款。
这一趋势反映了银行机构对资本市场发展的积极支持,通过创新业务——股票回购增持贷款,促进了股票的增持与回购行为,有效提升了资本市场的流动性,为上市公司的稳健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高额回购增持贷款频现,48家公司超亿元
从贷款期限来看,这99家上市公司或其重要股东中,有67家获得了为期36个月的贷款,14家获得了12个月的贷款,1家获得了24个月的贷款,其余则未明确规定具体时间。
例如,力诺药包在2月7日晚间发布公告称,计划以5000万元至1亿元回购公司股份,回购价格不超过22元/股。公司已成功取得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济南分行出具的《贷款承诺函》,承诺为公司回购股份提供不超过9000万元的专项贷款支持,贷款期限为3年。
从贷款金额来看,回购增持贷款的影响力不容小觑。数据显示,有48家上市公司或其重要股东获得的回购增持贷款金额超过了1亿元,22家超过了2亿元,更有11家超过了3亿元。其中,中伟股份、泰格医药、华发股份、今世缘等公司获得的贷款金额位居前列。
这一趋势的背后,是政策的大力支持。中国人民银行于2024年10月18日联合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发布了《关于设立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有关事宜的通知》。该通知明确了再贷款的首期额度为3000亿元,年利率为1.75%,期限为1年,并可视情况展期。
市场人士普遍认为,这一政策的出台标志着3000亿元回购增持再贷款正式进入落地阶段。这将进一步激发上市公司回购股份和大股东增持股份的积极性,有助于改善上市公司的估值状况,加大投资者回报力度,增强资本市场的内在稳定长效机制,从而提振市场信心。
上市公司密集发布回购增持公告
近期,多家上市公司纷纷发布回购方案、回购进展以及重要股东增持的相关公告,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
部分公司的高管积极提议进行大手笔的回购。例如,海南华铁在2月7日晚间发布公告称,基于对公司未来持续发展的信心及对公司价值的认可,为了维护广大投资者的利益并增强投资者的投资信心,公司董事、总经理胡丹锋提议公司以2亿至3亿元回购股份,用于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
同时,也有部分公司提高了回购价格。如捷邦科技在2月7日晚间发布公告称,拟将回购股份的价格上限由39.8元/股调整为95元/股,并将回购资金来源由“公司自有资金”调整为“公司自有资金和/或专项贷款资金”。
此外,捷邦科技还披露了回购的进展情况。公告显示,截至1月31日,公司已通过股票回购专用账户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累计回购股份46.57万股,占公司当前总股本的0.65%。回购股份成交的最高价格为37.5元/股,成交的最低价格为23.41元/股,支付的总金额约为1359.69万元(不含交易费用)。
还有部分公司发布了重要股东拟进行大手笔增持的公告。增持资金来源于自有资金与银行专项贷款。例如,铜峰电子在2月6日晚间发布公告称,公司于2月6日收到控股股东中旭产投的告知函。中旭产投计划自公告披露之日起12个月内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增持公司股份。本次增持的总金额不低于1.5亿元且不超过3亿元。增持资金来源为银行专项贷款与中旭产投自有资金相结合的方式。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经Deepseek财经团队整理优化)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