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中国股市节后上演大反攻行情,多家外资集体看多中国资产。Deepseek的崛起打破了海外大模型的垄断,推动了中国科技股的重新定价。投资者对接下来一周的市场充满期待,科技板块成为市场主旋律。

  中国股市的“估值折价”现象或将迎来终结。

众多外资机构纷纷看好中国资产的发展潜力

  本周作为农历蛇年的首个交易周,中国股市上演了一场“先抑后扬”的大反攻行情。三大股指在节后均实现了上涨,其中创业板指在节后的3个交易日期间累计涨幅超过5%。

  中信建投的研报指出,节后市场迎来了反弹,各大指数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修复,特别是以科技为主的小盘股整体反弹修复力度较大。

  中信建投分析认为,在两会之前,市场一是受益于资金面的边际改善,包括国内春节后资金的回流和外资的持续流入;二是随着两会的临近,市场对政策的预期再度增强。在此背景下,尽管市场仍缺乏突破自去年10月8日以来整体震荡格局的强劲动力,但维持震荡中的阶段反弹仍是大概率事件,春季躁动行情值得期待。

  2月8日,QuestMobile的数据显示,DeepSeek在1月28日的日活跃用户数首次超越豆包,随后在2月1日迅速突破3000万大关,创造了史上最快达成这一里程碑的记录。

  随着DeepSeek的火爆,外资机构也纷纷看好中国股市的发展前景。高盛认为,DeepSeek的崛起将为中国概念科技股带来中长期价值重估的机会。该行预计,在中性预期下,MSCI中国指数今年有望上涨14%至75点。

  德意志银行表示,Deepseek象征着人工智能的“斯普特尼克时刻”,但更准确地说是中国的“斯普特尼克时刻”,因为它证明了中国知识产权的价值。该行预测,2025年中国股票的“估值折价”现象将消失,A股和港股的牛市将从2024年开始,并预计中期会超过此前的高点。

  贝莱德基金多资产及量化投资总监、贝莱德沪深300指数增强基金经理王晓京对未来12至36个月的中国市场持乐观态度,看好中国股票和利率债的投资前景。

超过八成受访者表示在股市中盈利

  2月8日,数据宝发布了一份《上证指数站上3300点,下周如何走?》的小调查结果,感谢各位投资者的热情参与和支持。

  节后以来,A股市场的交易活跃度显著提升。2月7日,A股的成交金额接近2万亿元,较前一个交易日激增逾4000亿元,创下近一个月的新高。

  股市的火热行情也让投资者对接下来一周的市场充满期待。调查结果显示,有近48%的受访者认为接下来一周市场将“震荡走高,站上3400点”。另外,有24.27%的受访者表示市场将“震荡下行,回撤考验3300点,甚至3200点”;而认为“继续横盘震荡”和“无法判断”的受访者占比合计约28%。

  从本周的操作情况来看,与节前最后一次调查相比,“底部加仓”和“持仓不动”的比例在增加,“减仓”和“清仓”的受访者在减少。从仓位管理来看,“满仓加融资”的比例在减少,更多的投资者选择使用自有资金进行操作;“满仓”和“50%~100%”仓位的比例上升明显,“50%以下”和“空仓”的投资者在减少。数据显示,投资者的看多情绪在迅速上升,对接下来一周的行情充满期待。

  本周大盘的强势上涨为投资者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在回答“您本周盈利情况如何?”的问题时,超过80%的受访者表示挣到了钱,较上期53.82%的比例有了大幅提升。投资者的亏损比例为19%,相比上一期的46%有所下降。

  对于目前的整体市场行情,调查结果显示,57%的投资者认为现在的市场处于“震荡市”行情,认同“牛市”的比例为31%。这一调查结果与前几次保持一致。

  关于市场当下的风格,64%的受访者认为“市场继续以题材炒作为主,看好小盘股”。中信建投的研报指出,在当前的操作中,在科技板块的引领下,高弹性板块的波动率仍将保持较高水平,因此投资者仍需注意把握市场的轮动节奏,在跟踪主线节奏的同时也要抓住市场波动带来的阶段布局机会。

科技板块成为市场主旋律

  对于接下来具有潜力的板块,科技板块得到了投资者的一致看好。

  分析师指出,DeepSeek的出现打破了海外大模型的垄断地位,提升了国内AI技术的应用潜力,从而推动了中国科技股的重新定价。

  在科技板块中,分支众多,但热点更加聚焦于人形机器人板块。华西证券表示,DeepSeek的技术生态正在不断形成与完善,特别是在AI、大模型和人形机器人领域。AI、大模型和机器人等领域的科技创新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蓬勃发展,有望为相关板块注入强劲动力,推动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

  人形机器人行业的商业化应用热点不断涌现。2025年被视为人形机器人的量产元年,特斯拉、智元等企业均规划在2025年实现千台级产量。

  据市场监管大数据中心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底,全国共有45.17万家智能机器人产业企业,注册资本共计64445.57亿元。企业数量较2020年底增长了206.73%,较2023年底增长了19.39%,呈现出稳健上扬的态势。人形机器人产业的迭代速度和产业化进程显著加快,正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

(文章来源:数据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