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DeepSeek作为中国AI大模型的代表,以惊人的速度席卷全球,引发了对中国AI产业、科技资产乃至整体资产价值的重新评估。本文探讨了DeepSeek对算力与应用市场的影响、基金经理的忙碌模式以及科技资产价值重估等话题。

DeepSeek,这一中国AI大模型的杰出代表,正在全球范围内引发对中国AI产业、科技资产乃至整体资产价值的重新评估。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的专访时,一位基金经理难掩激动之情,分享了他对DeepSeek所带来的变革性影响的深刻见解。

2025年初,DeepSeek犹如一颗璀璨的新星,以惊人的“中国速度”横空出世,迅速席卷全球。其550万美元的训练成本、7天内突破1亿用户的惊人增长,以及在全球140个市场应用商店的榜首之位,无不彰显着其强大的影响力和市场潜力。DeepSeek的崛起,不仅标志着中国AI技术实力的显著提升,更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对中国科技资产价值重估的广泛讨论。

在资本市场,DeepSeek的火爆表现也迅速得到了回应。A股市场方面,万得DeepSeek指数在节后短短三个交易日内便大涨27.48%。基金经理们普遍认为,DeepSeek的强势崛起不仅带动了科技股的集体起飞,更是中国科技资产估值体系的一次深刻调整。这一变革性影响,将深远地塑造未来资本市场的投资格局。

工程创新:绕开资源壁垒的新路径

面对硬件资源的严重限制,DeepSeek通过工程创新成功绕开了资源壁垒,实现了优秀大模型产品的开发。德邦基金的基金经理雷涛表示,DeepSeek的爆火引发了全球对中国人工智能领域技术实力的重新审视。众多基金经理也对此表示认同,认为DeepSeek的颠覆性在于它证明了通过工程创新可以降低对资源的依赖,从而对AI行业的竞争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广发上证科创板人工智能ETF基金经理曹世宇指出,DeepSeek通过大幅降低训练和推理成本,挑战了“性能更高的模型只能通过算力堆叠来实现”的传统认知。西部利得基金经理吴海健也表示,DeepSeek的核心突破在于降低算力成本,通过一系列工程优化手段将算力利用率和模型训练与推理效率发挥到极致。

万家人工智能基金经理耿嘉洲则认为,DeepSeek较小的训练集群和推理即训练的新范式,弱化了美国算力禁运政策的效果,证明了通过工程创新可以重塑行业竞争格局。DeepSeek团队巧妙地重构了训练范式和流程,将技术的工程实践应用到了业界前所未有的水平。

市场跷跷板效应:算力与应用之争

回顾2024年的市场表现,AI作为全年最热门的主题之一,带动了算力板块的强劲表现。然而,DeepSeek的横空出世打破了算力高成本的神话,使得算力股陷入大跌。数据显示,节后三个交易日DeepSeek指数累计上涨27.48%,而算力股则纷纷下跌,市场出现了明显的跷跷板效应。

尽管近日海内外算力股股价有所回升,但基金经理们普遍认为,DeepSeek对算力成本节约的舆论评价略显夸张。短期内市场舆论导向会对以英伟达为代表的训练算力相关资产产生一定压力,但从长期来看这种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DeepSeek的火爆将在短期内对市场产生较大冲击,但从产业投资的角度来看,需要提前做好预期并快速反应,平衡这类现象级产业热点对市场的短中期影响。

目前受到公募基金青睐的DeepSeek概念股主要集中在应用方向。多位基金经理表示,DeepSeek模型为AI应用和商业化场景的落地带来了新机遇,将加速AI应用领域的蓬勃发展。诺安基金科技组基金经理陈衍鹏预计市场短期预期较为一致,但建议精选有实际商业突破的公司进行投资。

摩根士丹利基金经理雷志勇则表示,DeepSeek的火爆意味着全球人工智能领域未来的发展可能更具多元性。大模型降本预计将加速人工智能应用端商业化闭环的形成,带动后训练端、推理端算力需求的爆发增长。

基金经理忙碌模式:捕捉AI行情带来的投资机会

随着DeepSeek带来的AI行情持续高涨,基金经理们纷纷开启了“忙碌模式”。调研、调仓甚至利用DeepSeek进行投研工作等都提上了日程,积极捕捉这波AI行情带来的投资机会。

节后首个工作日,包括富国基金范妍、平安基金黄维在内的20余位基金经理便对上海钢联进行了调研。机构投资者向上海钢联提出了多个关于引进DeepSeek的产品迭代和商业推广问题。上海钢联表示希望尽快推出基于DeepSeek的“小钢”模型,并借助DeepSeek-R1快速“蒸馏”出全新的“宗师”模型。

除了通过调研寻找投资标的外,也有基金经理迅速调仓换股以适应市场行情的变化。一位重仓AI的基金经理透露称对持仓进行了相应调整,减持了算力特别是英伟达链条的算力品种,并在应用和端侧方面保持了一定布局。

吴海健认为在OpenAI推出下一代通用大模型之前算力较弱的趋势预期将延续。因此他会对算力方向的英伟达产业链保持谨慎态度,全面看好应用方向并关注有数据、牌照、技术等高壁垒领域的先发优势显著的标的。

值得注意的是,基金公司也正在逐渐把DeepSeek应用于投研、销售、风控等核心业务场景。汇添富、富国、国泰、中欧、诺安、永赢等十余家基金公司纷纷宣布已完成DeepSeek系列开源模型的私有化部署。永赢基金透露DeepSeek已经在基金行业的多个核心业务场景中发挥重要作用。

算力与应用的中长期分歧与共识

虽然DeepSeek对推理成本的降低使得算力和应用在短期内迅速出现了跷跷板行情,但对于中长期的算力需求和应用推进速度基金经理们仍然存在分歧。

耿嘉洲认为目前AI应用仍处于比较早期的试错阶段,很难预判具体哪个方向会在何时出现爆款。虽然短期内应用方向在事件带动下呈现普涨态势,但考虑到无法得到来自财报的持续验证后续可能会有股价回落。不过他也表示从算力向应用的转移是大势所趋,DeepSeek进一步加速了这一过程。

曹世宇则更为乐观地认为DeepSeek的成功再次说明了科技的发展具有非线性、难预测的特征。他预期今年AI产业链可能会出现两大变化:一是从硬件到应用的转移;二是端侧硬件的兴起。这些变化将推动AI产业链的进一步发展。

中欧基金科技研究团队负责人杜厚良认为AI应用端爆发更重要的变量还是下一代基座模型的能力。DeepSeek的出现加速了推理训练成本下降的速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大厂对下一代基座模型探索的决心。

科技资产价值重估:DeepSeek引领的变革

无论投资的焦点是算力还是应用和端侧、是硬件亦或是软件,一个更为重要的共识是DeepSeek的横空出世正在引发中国AI产业、中国科技资产甚至中国整体资产的价值重估。

吴海健表示DeepSeek有效打破了OpenAI垄断高端定价的格局,以低成本、高性能的开源模型赋能AI生态拉近了中美AI产业差距。他预计今年AI产业链投资将聚焦在应用端与终端,AI应用的发展有望从主题演化为景气。

中欧数字经济基金经理冯炉丹总结认为DeepSeek的出现将市场对于国产AI的竞争实力从非共识推向共识。国产AI在基座模型能力和应用落地方面均取得显著进展,平台型企业也在积极布局AI应用领域寻找新的突破口。

雷涛表示基于AI产业在海外和国内两个维度的共振发展以及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积极融入AI技术革命激发产业成长机遇这两大因素坚定看好泛人工智能产业。他认为短期内英伟达算力会受到压力但推理算力、AI应用、国产算力三个方向会相对受益;拉长时间来看整个算力与应用齐头并进的局面有望实现。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DeepSeek的崛起虽然带来了AI投资新机遇但同时也伴随着新的风险。投资者需警惕短期过热现象并长期关注技术落地速度、业绩兑现度和政策风险边际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