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农历新年伊始,A股市场迎来上涨行情。公募基金资产规模保持扩张,重点加仓科技板块及银行业。股票仓位环比基本持平,TMT与港股板块获明显加仓,机构乐观看待后市。

  农历新年之际,A股市场迎来了一轮积极的上涨趋势。投资者们对于新年投资的新动向充满好奇,而这些动向已在先前披露的基金四季报中初露端倪。从整体规模观察,公募基金资产规模继续呈现扩张趋势。尤为值得关注的是,尽管主动偏股型基金在股票仓位上与前一季度基本持平,但它们在科技板块,特别是以电子、计算机为代表的领域,以及受高股息逻辑支撑的银行业上进行了显著的加仓。

  股票仓位保持稳定,市场震荡中寻机遇

  回顾2024年第四季度的市场表现,A股市场经历了横盘震荡的阶段。9月底,市场估值迅速修复,但随后的上涨节奏逐渐放缓。进入11月上旬,市场开始回调,然而,在12月政治局会议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后,政策预期再度升温,推动了市场的震荡上行。

  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主动权益类基金的股票仓位虽有所下降,但仍与前一季度基本持平。据平安证券统计,截至2024年四季度末,主动权益基金股票仓位中位数约为89.04%,各类型基金的股票仓位也均有所调整,但幅度不大。

  从资金供给角度看,四季度主动偏股型基金净赎回规模达到1875亿元,较三季度有所增加。然而,新成立的主动偏股型基金份额也有所回升,显示出市场的韧性。

  公募基金资产规模整体继续扩张,但结构有所调整。截至2024年底,公募基金资产总值达到34.8万亿元,其中债券资产占比大幅上升至54.2%,而股票资产规模则略有收缩。

  值得注意的是,公募ETF资产规模虽继续扩张,但增速已有所放缓。人工智能、半导体芯片等主题指数ETF规模增长显著,反映出市场对科技领域的持续关注。

  TMT与港股板块获基金青睐

  在行业景气度和AI产业趋势等因素的推动下,公募基金调仓路径呈现出新变化。2024年第四季度,主动权益类基金显著加仓了以电子为代表的TMT板块,同时汽车、传媒、银行等板块也获得了加仓,而周期和医药板块则遭到减持。

  国金证券策略首席分析师张弛指出,四季度主动偏股基金呈现出“科技制造领跑,杠铃策略继续”的行为态势。主动偏股基金对科技成长的偏好再度增加,尤其是对大盘龙头股的偏爱。

  据中信建投证券统计,主动偏股基金在四季度继续加仓TMT板块和中游制造,同时明显减仓周期板块。此外,医药板块占比也有所降低。

  中金公司研报分析称,从公募持仓来看,股票持仓占比变化不大,但结构上有所调整。科技板块再次受到青睐,其中电子板块因行业景气度上行趋势进一步确认而获加仓最多。同时,受AI产业趋势催化,计算机和传媒板块也分别获得加仓。此外,电力设备等新能源板块的仓位继续小幅回升,受政策利好与高股息逻辑支撑的银行板块也加仓较多。

  港股方面,2024年第四季度同样受到诸多公募基金的青睐。尽管恒生指数、恒生科技指数分别回调,但可投资港股的主动偏股型基金的港股配置比例仍有所提升。

  重仓行业方面,传媒维持港股第一大重仓行业的地位,而电子和银行行业则受到港股主题基金的重仓增持。个股方面,泡泡玛特、中芯国际等公司的重仓增持幅度居前。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四季度公募基金持仓尤其是对龙头公司的持仓集中度继续下降,市场呈现更加多元化的态势。

  机构乐观展望后市,科技成长受看好

  近期,A股市场呈现震荡上行态势。农历新年开市后,深证成指迎来“三连涨”,而上证指数、创业板指也连续两日收涨。展望未来,包括公募基金、券商等投资机构普遍对A股市场持有乐观态度。

  中金公司认为,我国稳增长、稳市场、稳预期的相关政策仍在加强,多部委表态实质性落实中长期资金入市,这将有助于活跃A股资金面。短期市场交易主线可能仍以国内政策预期为主,而中长期表现则取决于政策能否最终扭转低通胀环境、改善投资者预期。科技、顺周期内需等相关板块可能出现积极变化。

  广发基金经理孙迪在四季报中表示,展望2025年,随着经济转暖和市场风险偏好的提升,科技成长方向或将持续有较好的股价表现。他坚定看好在AI科技大浪潮下,AI算力、端侧和应用等科技创新带来的投资机会。

  财通基金经理金梓才则表示,在2024年第四季度的调仓中,他关注了算力板块和消费板块。他认为,国内对AI的资本开支竞赛刚刚开始,有望复制去年海外算力的成长轨迹。同时,他也看好消费板块中具备新商业模式、新产品形态的公司,尤其是契合当下性价比消费趋势的企业。

(文章来源:经济参考报,图片及链接信息保留不变)

示例图片描述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