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DeepSeek的崛起在全球资本市场掀起科技浪潮,多家外资机构表达了对中国资产和A股市场的看好态度,中国资产价值重估趋势明显。同时,多只中国股票ETF资产规模攀升,外资机构密集调研并加仓科技公司。

DeepSeek的迅猛崛起,在全球资本市场中掀起了一股前所未有的科技热潮。近期,高盛、德意志银行、美国银行及贝莱德等众多国际知名投资机构纷纷表态,看好中国资产及A股市场的未来发展,中国资产的价值重估趋势愈发明显。

中国证券报记者观察到,在海外市场中,多只专注于中国股票的ETF近期表现抢眼,资产规模不仅刷新了历史新高,还持续逼近历史峰值。与此同时,在A股与港股市场,外资机构对科技公司的调研与增持活动异常频繁,进一步彰显了其对科技领域的浓厚兴趣。

外资巨头齐唱多中国资产赞歌

高盛、德意志银行、美国银行和贝莱德等外资巨头近期纷纷加入看好中国资产的行列。高盛研究报告预测,在中性情境下,MSCI中国指数有望在2025年实现14%的涨幅;而在乐观情境下,该指数的涨幅更是有望高达28%。高盛分析师指出,DeepSeek的崛起标志着人工智能(AI)行业的发展重心正逐渐从硬件基础设施层向软件应用层转移,这一趋势为全球市场的多元化发展带来了新契机,并有利于中概科技股的中长期价值重估。

德意志银行同样对中国资产持乐观态度。该行在2月份发布的研报中认为,2025年将是投资市场意识到中国在全球竞争中领先地位的关键一年。得益于制造业优势、科技力量的崛起以及消费支持政策等因素,中国股票的“估值折价”现象或将消失,企业盈利能力有望超出预期。基于此,德意志银行预计中国A股和港股市场将继续保持强劲走势。

美国银行策略师则建议投资者做多中国股票。该机构预计,随着美国股市在2025年初停止上涨,其领先优势将持续消退。自2025年初以来,巴西、德国、英国、中国和加拿大等股市的回报率均高于标普500指数,这主要得益于美股七大科技公司未能像以往那样提供强劲的增长动力。

贝莱德智库在2月3日发布的研报中指出,中国初创公司DeepSeek发布了更高效的人工智能模型,这一进展重新引发了市场对人工智能资本支出的关注。贝莱德认为,近期人工智能领域取得的显著进步意味着模型演化速度可能比预期更快,这有望推动人工智能更早地进入实际应用阶段。此外,贝莱德基金量化及多资产投资总监王晓京也表达了对中国市场的乐观态度。他指出,从全球市场来看,中国股票仍处于估值洼地。如果今年有持续的增量政策出台,将进一步增强海外投资者对中国经济转型和化解债务长期目标的信心,从而吸引更多外资回流中国市场。

多只中国股票ETF资产规模持续攀升

从海外二级市场来看,以科技股为主的中国资产近期备受全球资金的追捧。截至美国时间2月7日,阿里巴巴2倍做多ETF(BABX)的资产规模已超过6750万美元,再次刷新历史新高。该ETF在2月7日的单日涨幅高达6.27%。尽管阿里巴巴在2月7日美股市场开盘前否认了投资DeepSeek的传闻,但其股价仍上涨3.12%,这充分显示了资金对中国科技股价值的认可。

高盛研究部亚洲互联网团队负责人Ronald Keung的观点颇具代表性。他表示,该团队今年在中国互联网主题投资中的首选是那些主要面向国内市场且业绩稳健的公司。这些公司有望从国内消费支持政策中受益,且其国际化的潜力尚未被中国股市充分反映。

3倍做多富时中国ETF-Direxion(YINN)在2月7日上涨4.5%,一周涨幅达到7.78%。截至2月6日,该产品的资产规模已回升至18.36亿美元,接近2024年10月底20.16亿美元的历史最高水平。此外,中国海外互联网ETF-KraneShares(KWEB)已连续四周获得资金净流入,截至2月6日,其资产规模已回升至62.56亿美元。

外资密集调研并加仓科技股

在中国市场上,外资机构的看多、调研及买入等一系列动作充分展现了其对科技股的浓厚兴趣。据港交所最新披露,上周DeepSeek概念股金山云获得了摩根大通的加仓。在2月3日至7日期间,金山云的股价一周涨幅超过43%。2月8日,金山云官方公众号宣布,在公有云场景和国资云/政务云场景均已支持DeepSeek模型。

与此同时,外资机构对A股科技公司的调研热情持续高涨。Wind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汇川技术、石头科技、澜起科技、华工科技、兆易创新、奥普特、中控技术、甬矽电子和丰立智能等科技成长板块公司均获得了外资机构的密集调研。例如,1月31日,安联、高盛和POINT 72等外资机构对半导体封装测试公司甬矽电子进行了调研;1月份,瑞银、摩根大通和淡马锡等外资机构对中控技术进行了调研,重点关注了公司的“AI+机器人”业务进展;同样在1月,富达国际、POINT 72和安联等外资机构对石头科技进行了调研,关注了其AI大模型和人工智能业务的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