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保银私募规模跌破百亿,业绩与管理层变动引关注
AI导读:
上海保银私募管理规模已回落至50-100亿元区间,旗下多只产品业绩表现不佳,同时管理层在近年来也发生多次重大变更,引发业界广泛关注。
界面新闻记者 | 穆玥
知名私募上海保银规模大幅缩水,已跌破百亿大关。据中基协最新数据显示,这家昔日的明星私募如今管理规模已回落至50-100亿元区间,这一变化引发了业界的广泛关注。
回溯历史,上海保银早在2017年四季度便已跻身百亿私募行列,且直至今年1月,其管理规模仍保持在100亿元以上。然而,Wind数据显示,该公司旗下备案的98只产品中,已有9只提前清算,1只延期清算,另有21只产品存续规模在2024年第3或第4季度已不足1000万元,整体运营状况令人担忧。
上海保银成立于1999年,自2001年起涉足海外投资,2005年至2006年间设立香港办公室并取得相关牌照,开始发行美元产品。2014年11月,其专门面向内地市场的子公司上海保银正式成立,并于次年1月在中基协完成登记备案,开始发行人民币产品。此后,公司在新加坡、印度、日本等地陆续开设办公室,国际化布局初见成效。
![](https://www.yxiu.cn/files/20250210/1739148612586.jpg)
图:保银投资发展历程
来源:上海保银官微
天眼查APP显示,上海保银自成立以来股权结构多次变更,但历任股东均为保银系公司或曾在该公司担任高管的自然人。公司核心创始人王强,作为中国第一代基金经理之一,曾就职于中国航天信托投资、国泰君安、吉林证券等机构,拥有丰富的资产管理及投资咨询经验。
保银投资以价值投资为理念,采用行业个股对冲策略,并坚持投研一体化及平台化运作模式。公司平台型产品由逾二十位不同策略、行业、地区的基金经理共同管理,长期持仓数百只标的,分散化投资,依据业绩动态调整资金分配,持续优化组合配置。这一模式在初期助力上海保银迅速突破百亿规模大关。
然而,自2021年起,上海保银旗下产品整体业绩表现大幅下滑。以“保银多空稳健1号”为例,该产品自2015年6月成立以来净值波动上行,至2021年2月12日累计收益率为127.4%,但此后净值走势明显趋缓,截至2024年7月12日累计收益率仅为127.75%,三年多时间内几乎无增长。同样,公司近期在Wind有业绩更新的15只产品中,14只近三年收益率为负数,其中7只成立时间在2021年8月之后的产品中有6只自成立以来累计收益率也为负数。
上海保银管理层在2021年也发生重大变更,李墨接替吴招娣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及法定代表人。此后,公司管理人员变更愈发频繁,李墨于2024年3月成为公司唯一董事成员。同时,上海保银近年来还多次触碰监管“红线”,包括被列入中证协网下投资者异常名单及因委托他人行使基金投资管理职责而受到上海证监局处罚。
尽管面临诸多挑战,但上海保银对后市仍持乐观态度。公司在今年1月发布的月度观点中指出,当前国内外宏观环境下,A股市场走出单边牛市或熊市的可能性不高,但部分板块和公司仍存在较好的投资机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消费在政策目标中的重要地位,一系列政策也体现了政府推动国内消费的决心。此外,中国企业出海主题将持续受到投资者关注。
(文章来源:界面新闻)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