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随着宇树科技人形机器人在央视春晚的亮相,A股机器人板块活跃,机器人ETF和人工智能ETF成为投资者布局热门选择。本文分析了两大机器人指数的区别、资金流向、估值提升以及人工智能ETF的选择,为投资者提供投资参考。

随着宇树科技人形机器人在今年央视春晚的惊艳亮相,A股市场中的机器人板块迅速升温,上周表现尤为活跃。据数据显示,万得宇树机器人概念指数在此期间上涨了13.19%,而多只跟踪机器人相关指数的ETF周涨幅更是超过了10%。资本市场对人形机器人行业的热捧,无疑反映了业界对其未来发展前景的乐观预期。行业分析师预测,到2025年,人形机器人的商用化进程将显著加速,有望在工业制造、家庭服务、医疗护理等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那么,人形机器人的火爆趋势将带来哪些具体的投资机会?又有哪些ETF产品值得投资者布局呢?

机器人ETF:布局机器人产业的便捷工具

机器人ETF,即跟踪机器人产业指数的ETF基金,为普通投资者提供了一个便捷的投资渠道,使其能够轻松布局机器人产业。这些指数成分股广泛涵盖了机器人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包括机器人本体制造、零部件生产、系统集成以及相关的软件开发等领域。目前,市场上主流的机器人ETF主要跟踪两个指数:中证机器人指数(简称机器人指数)和国证机器人产业指数(简称机器人100指数)。两者在成分股特征上存在一定差异,机器人指数拥有70个成分股,其中自动化设备行业股票权重最大,占比达到44%;而机器人100指数则包含100个成分股,覆盖范围更广,行业分布更为分散,且软件开发行业成分股的权重相对较大。在市值风格方面,机器人指数成分股市值中位数为89.37亿元,更偏小盘风格;而机器人100指数成分股市值中位数为107.85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自去年公募基金费率改革以来,诸多ETF费率已降至最低一档,但机器人ETF的费率在所有ETF中仍处于中等偏高水平,其管理费率每年为0.5%,托管费率每年为0.1%。

资金流向:规模大的产品更受青睐

从规模分布来看,机器人ETF市场呈现出明显的头部化格局。其中,华夏中证机器人ETF(562500)以65.6亿元的规模位居榜首,天弘中证机器人ETF(159770)则以17.02亿元的规模紧随其后。其余5只机器人ETF规模相对较小,均不到3亿元。规模最小的景顺长城国证机器人产业ETF(159559)最新规模仅为1.12亿元。今年以来,流入机器人行业的资金更倾向于选择规模最大的产品。华夏中证机器人ETF规模增长了24.24亿元,“领头羊”地位进一步巩固。同时,该产品也获得了杠杆资金的青睐,今年以来融资净买入额达到15.8亿元,在所有ETF中排名靠前。相比之下,国泰中证机器人ETF(159551)和景顺长城国证机器人产业ETF今年的规模增长相对有限,均不到3000万元。

规模大的产品在流动性及跟踪精度上通常具备一定优势。以华夏中证机器人ETF(562500)为例,该产品上周三个交易日日均成交额达到12.19亿元,远高于其他机器人ETF。同时,其上周日频跟踪误差不到0.01%,也是同类产品中最低的。

估值提升:风险与机遇并存

随着股价的上涨,机器人板块的估值也在快速提升。截至上周五收盘,中证机器人指数的市盈率为50.07倍,处于过去10年的49.8%分位点。而在5个月前(2024年8月30日),该指数的市盈率还仅为30.39倍,处于过去10年的6.27%分位点。其中,中证机器人指数的权重股科大讯飞(002230)市值已突破1000亿元,按最新收盘价计算的市盈率为586倍。科大讯飞近年来聚焦人工智能核心技术研究,并已在教育、医疗、汽车等多个行业获得落地应用。估值的短期内大幅提升无疑带来了一定风险,但有业内人士认为,随着机器人行业产业化进程的加速以及商用化量产的推进,企业盈利有望得到改善,进而消化高估值带来的风险。

人工智能ETF:更多选择,更大空间

人工智能作为机器人的“大脑”,为其提供了感知、决策和学习能力。近日,英伟达与卡耐基梅隆大学研究团队共同发布的ASAP框架,成功应用于宇树G1人形机器人上,显著提升了机器人的灵活性与协调性。随着我国大模型能力的提升,人工智能领域的新技术和应用有望为人形机器人行业贡献更大的成长空间。目前,市场上共有13只跟踪人工智能相关指数的ETF产品可供选择。其中,易方达中证人工智能ETF(159819)以接近100亿元的规模位居榜首,且其费率也是同类产品中最低的,管理费率每年为0.15%,托管费率每年为0.05%。春节前,首批跟踪上证科创板人工智能指数(简称科创AI指数)的ETF上市。该指数从科创板市场中选出30只市值较大且业务涉及为人工智能提供基础资源、技术以及应用支持的上市公司证券,被认为AI“纯度”更高。目前已有7只跟踪该指数的ETF上市,虽然规模都相对较小,但博时科创板人工智能ETF(588790)作为上市最早的产品之一,其最新规模已达到8.94亿元。

综上所述,人形机器人的火爆趋势为投资者带来了丰富的投资机会。无论是通过机器人ETF还是人工智能ETF进行布局,都需要投资者结合市场趋势、行业前景以及个人风险偏好进行谨慎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