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美国银行、德意志银行及贝莱德基金等机构纷纷看好中国股市,预测A股和港股将持续上涨,投资者应关注自下而上的选股逻辑及市场整体表现。

据2月7日晚间最新市场动态,美国银行策略师积极推荐增持中国股票。他们预测,在2025年初遭遇增长瓶颈后,美国股市的领先优势将进一步缩减。为了支持这一观点,美国银行引用了EPFR Global的数据,指出在截至2月5日的一周内,货币市场基金共吸引了468亿美元的资金流入,其中166亿美元流向债券市场,而股票基金则遭遇了6亿美元的赎回。

在此之前,德意志银行也已发出积极信号,宣称2025年将见证中国企业在全球舞台上的显著崛起,中国股票估值折价的问题将不复存在。该行坚信,自2024年起,A股和港股已步入牛市周期,并预计这一趋势将持续,有望突破历史高位。

近期,贝莱德基金同样表达了对中国市场的乐观态度,特别是在未来12至36个月的中期内,对中国股票和利率债持看好立场。贝莱德基金首席权益投资官神玉飞强调,从全球资产配置的角度出发,2025年A股的投资机会尤为突出,值得投资者重点关注,同时应把握A股的Beta机会与港股的Alpha潜力。

市场分析师进一步阐释了港股Alpha的应用逻辑,指出投资者需聚焦于自下而上的选股策略,例如挖掘具备低估值成长潜力的股票(如恒生科技指数ETF,代码513180)、高股息收益标的(如港股央企红利ETF,代码513910)以及运用事件驱动策略,如港股通的调入调出等。此外,考虑到港股受海外流动性影响较大,投资者的择时能力也可能成为获取Alpha的关键因素。相比之下,A股的Beta收益则更多地依赖于市场整体表现,投资者往往通过跟踪沪深300等宽基指数来获取稳定回报。

相关图片描述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