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中国股票ETF资金净流入,高盛维持中国股市超配观点
AI导读:
ETF.com数据显示,海外最大中国股票ETF——KWEB自2月以来资金净流入达3.5亿美元。高盛维持对中国股市的超配观点,并分析人工智能发展对亚洲股票市场的潜在影响。
ETF.com的最新数据显示,自2月份以来,海外规模最大的中国股票ETF——KWEB(全称KraneShares CSI China Internet ETF)再度吸引了大量资金净流入,总额高达3.5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为25亿元)。尤为引人注目的是,2月6日这一天,该ETF的单日资金净流入就达到了2.8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19亿元)。KWEB主要跟踪的是中概互联网股票,其成分股涵盖了阿里巴巴、腾讯、拼多多、美团等一系列备受瞩目的热门中概股,基金规模已超过62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453亿元),稳坐海外中国股票ETF的头把交椅。
高盛发布的数据则揭示了更广泛的市场动态。1月份,中国股票(涵盖在岸和离岸市场)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净买入,反映出投资者风险偏好的上升,多空比率也从近期的高点有所回落。尽管如此,从整体配置来看,全球资金对中国的配置比例仍处于过去五年的低点区间。具体到中国内地股票基金,截至1月29日当周,四周内获得了34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248亿元)的净流入,这一趋势也带动了整体新兴市场股票基金的资金净流入。从行业层面观察,科技基金成为资金流入的最大受益者,紧随其后的是金融、工业和消费品行业。值得一提的是,除科技行业外,周期性行业在近几周内的资金流入也有所增强。
高盛近期维持了对中国股市的超配观点,并深入分析了人工智能发展对亚洲股票市场的潜在影响。高盛假设在短期内,人工智能硬件和半导体股票可能受到负面影响,但同时指出,人工智能的广泛采用将带来市场收益的改善。基于这一分析,高盛认为,由于中国内地在软件技术方面的权重较高,而韩国等市场在硬件方面的权重较高,因此短期内中国内地市场的表现有望优于韩国等市场。在行业配置上,高盛在2024年年底降低了对科技硬件和半导体行业的看法,同时继续维持对互联网、媒体和娱乐行业的超配建议。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金牛座,经重新编辑以符合SEO优化要求)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