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清华证研院发布《中国上市公司市值分析月度报告(2025年1月)》,显示A股上市公司市值有所下滑,板块市盈率与市净率环比下降,市值管理制度建设持续推进。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毛佳慧)近日,清华大学全球证券市场研究院(以下简称“清华证研院”)中国上市公司市值研究团队发布了《中国上市公司市值分析月度报告(2025年1月)》,揭示了A股市场的最新市值动态。

  报告显示,A股上市公司1月份市值较上月有所下滑,但流通市值依然维持高位。当月共有12家新公司上市,无退市情况,总股本与流通股本之间的差距逐渐缩小。值得注意的是,市值排名前列的大公司市值降幅相对较大,而民营企业市值降幅略高于国企。市值排名前20的公司排名基本保持稳定。

  从板块角度看,上证、深证滚动市盈率与市净率环比均有所下降。具体而言,上交所主板市值下降约1.4万亿元,降幅约3%;深交所主板市值下降约0.5万亿元,降幅约2.4%;科创板市值微降约0.06万亿元,降幅约0.9%;创业板市值下降约0.12万亿元,降幅同样约为0.9%;北交所市值下降约0.15万亿元,降幅高达27.5%,在各板块中降幅最大。

  行业方面,有色金属、银行、汽车等行业市盈率有所提升,而食品饮料、商贸零售、房地产、环保等行业市盈率相对下降较多。各板块市值行业分布反映了其市场特点,与去年12月相比,各板块市值占比保持稳定。

  截至1月31日,已有65家上市公司公告建立了市值管理制度,其中21家在2025年1月份公告。此外,涉及“市值管理制度”公告的上市公司数量已达316家,合计公告415次,仅1月份就有168次公告。

  清华证研院院长助理、中国上市公司市值研究负责人迟永胜表示,自证监会、国资委出台市值管理相关文件以来,清华证研院持续跟踪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制度建立情况,并发布月度分析报告。报告显示,上市公司积极响应文件要求,越来越多的公司已建立或正在筹备市值管理制度。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