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AI+医疗概念近日继续活跃,多家医药公司宣布接入DeepSeek,推动AI加速落地。业内人士指出,AI在医药领域的应用不断深化,带动医药板块估值修复。公募基金持仓数据显示,医药持仓比例虽有所下降,但仍低于历史平均水平,板块具备估值向上修复的空间。

  AI+医疗概念17日继续活跃,医疗ETF盘中涨逾3%,截至收盘上涨1.39%。近日,多家医药公司宣布接入DeepSeek,推动AI加速落地,AI医疗市场关注度显著提升。

  业内人士指出,随着DeepSeek等大模型的成熟,AI在医药领域的应用不断深化,带动医药板块估值修复。在政策支持、需求刚性及技术突破的共同作用下,行业中长期增长前景明朗,具备技术壁垒与全球化能力的企业将长期受益。

  “AI+医疗”概念表现强劲

  DeepSeek概念在医药行业持续发酵,A股“AI+医疗”主题近期表现抢眼。过去一周,A股医药生物板块表现突出,累计涨幅达2.71%,在31个申万一级行业中排名第四。细分板块中,医疗服务领涨,涨幅达6.51%,诊断服务、CXO(医药外包服务)等赛道也迎来大涨。

  美国著名投资人凯茜·伍德创立的投资机构Ark Investment发布的《Big Ideas 2025》报告坚定看好“AI+医疗”,预测AI将彻底改变多组学工具、药物研发、分子诊断,并显著提高药物的经济回报。受此影响,美股相关医疗公司表现强劲,叠加DeepSeek主题的扩散,A股“AI+医疗”近期走势强劲。

  据新华财经了解,国内“AI+医疗”上市公司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产生测序和诊疗等医疗数据的工具和服务商,另一类是引入AI解决方案以提高效率的药企。在DeepSeek发布V3和R1模型后,多家医药公司宣布接入。

  例如,迪安诊断2月12日发布公告,透露了AI应用进展和未来规划。公司已对超百万病理样本进行标注,开发出多种AI产品模型,显著提升诊断效率和准确性。其股价今年大涨,年初至今涨幅超70%。同样处于诊断服务赛道的贝瑞基因、金域医学等公司股价也大幅上涨。

  中信建投证券医药行业首席分析师贺菊颖认为,AI医疗在多个领域的应用价值巨大,是医疗企业和医院必须重视的创新方向和竞争趋势。企业有望借助AI提高产品竞争力和客户粘性。

  中信证券指出,国内已发布超50个AI医疗垂类大模型,且均采用先B后C战略。AI诊疗智能化产品以高性价比提高诊疗效率,成为驱动因素之一。

  医药板块具备修复潜力

  公募基金持仓数据显示,2024年第四季度医药持仓比例为8.18%,较前一季度下降1.26个百分点,但仍低于历史平均水平。部分创新药、CXO公司持股基金增加明显。

  工银瑞信基金认为,短期看AI在医疗领域或为主题交易,但AI作为产业趋势,可能反复交易。目前医药板块预期较低、资金仓位处于历史低位,具备估值向上修复的空间。

  中邮证券医药首席分析师蔡明子表示,“AI+医药有望成为2025年投资主线之一,涵盖药物研发、医学影像辅助诊断等多个环节,技术突破和商业化落地将带来巨大投资机会。”

  中信证券建议围绕两条主线挖掘AI+医疗受益标的:一是挖掘具备模型能力、稀缺数据竞争壁垒的企业;二是挖掘B端客户基础扎实、在电子病历等领域有成熟产品的企业。

  中航证券医药分析师李蔚认为,长期来看,随着带量采购推进,安全边际高、创新能力强、产品管线丰富的企业将持续受益。建议布局创新药产业链、高端医疗器械等领域,同时挖掘估值较低的二线蓝筹。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