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企业财报揭晓:腾讯京东等巨头业绩分化,AI转型引领新趋势
AI导读:
11月13日,多家上市公司披露2025年第三季度财务报告,腾讯、中芯国际和哔哩哔哩营收净利润显著增长,京东营收增长但利润承压。财报发布后,京东和哔哩哔哩股价盘前大涨,阿里巴巴亦涨超4%。腾讯AI战略成效显著,京东新业务投入加大,中芯国际盈利能力改善,哔哩哔哩用户指标创新高。
11月13日,多家知名上市公司密集披露2025年第三季度财务报告,引发市场广泛关注,其中科技企业财报尤为引人注目。这些财报不仅揭示了企业的财务健康状况,也映射出中国科技产业在AI转型、海外拓展和消费复苏等多重驱动下的新格局。在科技企业财报的浪潮中,腾讯控股、京东集团、中芯国际和哔哩哔哩等科技头部企业交出了差异化的成绩单,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腾讯控股、京东集团、中芯国际和哔哩哔哩等科技头部企业交出了差异化的成绩单。其中腾讯、中芯国际和哔哩哔哩在营收和净利润方面均实现显著增长,而京东虽然营收增长但利润承压。在财报发布后,京东和哔哩哔哩股价美股盘前均直线上涨,京东一度大涨超4%,哔哩哔哩一度大涨超6%。此外,阿里巴巴美股盘前涨超4%。据悉,阿里巴巴已秘密启动“千问”项目,基于Qwen最强模型打造一款同名个人AI助手——千问APP,全面对标ChatGPT。
腾讯:AI生态深度融合,国际游戏业务突破
腾讯控股(00700.HK)第三季度业绩报告显示,公司实现营收1928.7亿元,同比增长15%;经营利润(Non-IFRS)725.7亿元,同比增长18%。腾讯在AI、出海、长青三大战略方向均取得积极进展:元宝与微信、腾讯会议等数十款核心应用打通,生态协同增强;出海业务中国际游戏表现突出,收入规模首次突破200亿元大关;长青业务基本盘保持稳健。腾讯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表示:“第三季度,我们实现了坚实的收入及盈利增长,反映游戏、营销服务、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等业务的健康趋势。我们对AI的战略投入,不仅为我们在广告精准定向及游戏用户参与度等业务领域带来助益,也带来了编程、游戏及视频制作等领域的效率提升。我们持续升级混元基础模型的团队及技术架构,混元的图像及3D生成模型已处于行业领先水准。随着混元能力不断提升,我们在推动元宝普及的投入以及在微信内发展AI智能体能力所做的努力,将带来更积极的进展。”
京东:营收增长但利润承压,新业务投入加大
京东集团11月13日发布的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显示,三季度收入为2991亿元,同比增长14.9%,超出市场预期。但净利润出现大幅下滑,三季度归属净利润53亿元,相较上年同期的117亿元下降54.7%。核心零售业务依然表现强劲。三季度,京东日百品类收入同比增长18.8%,增速约是行业平均增速的4倍;商超品类收入实现连续7个季度的双位数增长;服装鞋帽品类收入同比增速约是行业的8倍。新业务扩张带来营销开支大幅增加。2025年第三季度,京东营销开支同比增加110.5%至211亿元。营销开支占收入的百分比从2024年同期的3.8%上升至7%。该增加主要源于用于以京东外卖为代表的新业务推广活动的支出增加。服务收入成为亮点,同比增长达到30.8%,创近两年来的新高,收入占比进一步提升至24.4%的历史新高。京东集团首席执行官许冉表示:“年度活跃用户数在10月份突破7亿大关,创下新的里程碑。虽然带电品类面临以旧换新高基数的影响,我们有信心进一步巩固在该领域的领先市场地位。”
中芯国际:盈利能力持续改善,半导体需求回暖
国内芯片巨头中芯国际第三季度业绩表现亮眼。中芯国际第三季度营收为171.62亿元,同比增长9.9%;净利润为15.1亿元,同比增长43.1%,盈利能力显著提升。从前三季度整体来看,该公司营收为495.10亿元,同比增长18.2%;净利润为38.1亿元,同比增长41.1%。对于业绩增长的原因,中芯国际表示,主要得益于晶圆销量同比增加及产品组合变动。产能利用率持续提升,显示半导体市场需求持续回暖。该公司在技术研发和产品结构优化方面的投入开始显现成效,为未来增长奠定基础。
哔哩哔哩:用户指标创新高,实现持续性盈利
哔哩哔哩2025年第三季度亦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财报显示,哔哩哔哩第三季度净营业额总额为76.9亿元,同比增长5%;经调整净利润为7.86亿元,同比增长233%,盈利能力大幅提升。具体来看,广告营业额为25.7亿元,同比增长23%;毛利润为28.2亿元,同比增长11%,毛利率达36.7%,同比优化明显。净利润为4.69亿元,相比去年同期净亏损7980万元,实现扭亏为盈。经调整净利润率为10.2%,较2024年同期的3.2%显著提升。用户生态繁荣发展。哔哩哔哩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陈睿表示,第三季度公司各项核心用户指标均创历史新高:日活用户同比增长9%至1.17亿,月活用户同比增长8%至3.76亿,月付费用户同比增长17%至3500万。用户的日均使用时长为112分钟,同比增加6分钟,同样创下历史新高。
(文章来源:券商中国)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