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市新规下ST股票关注度升温,多家公司预告退市风险
AI导读:
随着上市公司年报披露逐渐展开,市场对ST股票的关注度再度升温。截至目前,已有2800多家上市公司发布2024年度业绩预告,多家ST公司因业绩不佳发布退市风险公告。退市新规于2025年正式实施,旨在优化资本市场生态,促进公平竞争。
随着上市公司年报披露的逐渐展开,市场对ST股票的关注度再度升温。退市制度作为资本市场的重要一环,正逐步发挥其优胜劣汰的功能。
截至目前,A股市场年报业绩预告披露已近尾声,超过2800家上市公司发布了2024年度业绩预告。其中,部分ST股票因业绩持续低迷或面临其他困境,已发布可能终止上市的风险提示。
业内人士强调,退市制度旨在促进市场资源的优化配置,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新“国九条”通过设定严格的退市标准,力求实现应退尽退、市场清朗的目标。
多家公司预告退市风险
随着A股年报季的推进,多家ST公司站在了命运的十字路口。有的公司通过努力实现了业绩反转,而有的则深陷亏损,退市风险如影随形。
据证券时报记者统计,今年以来已有46家ST公司发布股票可能终止上市的公告,包括*ST美讯已摘牌,*ST卓朗处于退市整理期,*ST博信和*ST大药已收到退市预警。
这些公司中,多数因财务指标不达标而面临退市风险。例如,*ST鹏博预计2024年营收18.87亿元,但归母净利润亏损7.75亿元,扣非净利润同样大幅亏损,且因审计报告问题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此外,*ST东园、*ST同洲、*ST龙宇等多家上市公司也发布了退市风险公告,多数存在非标年报、业绩亏损等问题。
部分公司还面临多重退市风险。如*ST摩登因财务指标不达标及整改未完成,已被深交所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退市新规”2025年落地实施
2024年,退市新规成为市场焦点。随着《国务院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及证监会相关意见的发布,沪深交易所修订了股票上市规则,强化了退市风险警示要求。
新规将主板亏损公司的营业收入标准提高至3亿元,创业板和科创板为1亿元;市值退市指标从3亿元提至5亿元;同时降低了财务造假触发退市的门槛。
新规还引入了分红指标要求,旨在促进上市公司提升投资者回报。
在退市新规的筛选下,2024年年报披露期间,多家公司可能面临退市风险警示或其他风险警示。
证监会发言人表示,退市判断需综合公司具体情况,避免简单对照财务指标误导投资者。退市新规已充分考虑市场承受能力,市场已充分认知。
优化资本市场生态
退市新规作为新“国九条”的配套措施,旨在优化资本市场生态,促进公平竞争。通过严格退市监管,打击恶意规避退市行为,保护投资者权益。
业内专家指出,退市新规将鼓励上市公司加强自身建设,提升盈利能力,为投资者创造更好回报。投资者应理性分析上市公司问题,选择优质公司进行投资。
广发证券认为,退市机制的严格化有利于引导资金进入优质公司,形成投资正循环,同时有效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