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工信部等八部门印发《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推动新型储能制造业发展。翻倍大牛股*ST信通停牌审查,面临退市风险。新型储能规模已超抽水蓄能,16只储能股报告盈利。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工信部等八部门印发《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旨在推动新型储能制造业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翻倍大牛股*ST信通停牌审查

  2月17日晚,*ST信通发布公告,因股价多次触及异常波动,且已严重偏离基本面,公司将自2月18日起停牌核查,预计停牌时间不超过3个交易日。该股票自1月14日复牌以来,已连续19天出现18个涨停板,累计涨幅高达134.08%。然而,其背后却是连年亏损的业绩,公司预计2024年实现归母净利润亏损1.13亿元至7600万元。

  此外,*ST信通还面临多类退市风险,包括因资金占用改正未完成、2023年度财务报告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等,若未能及时解决相关问题,公司股票可能被终止上市。

新型储能政策带来利好

  2月17日,工信部等八部门正式发布了《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该方案旨在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新能源等增长引擎,加速新型储能制造业的发展。

  方案提出,到2027年,我国新型储能制造业将具备国际竞争优势,产业创新力和综合竞争力将显著提升。同时,新型储能产品与技术供给能力将持续增强,应用领域也将持续拓展。

新型储能规模已超抽水蓄能

  行业面上,新型储能作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支撑技术,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截至2024年底,全国新型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已达7376万千瓦/1.68亿千瓦时,较2023年底增长超过130%,并首次超过抽水蓄能的58GW。

  从地区分布来看,华北地区累计装机规模占全国30.1%,西北地区占25.4%,华东地区占16.9%,华中地区占14.7%,南方地区占12.4%,东北地区占0.5%。

  分析机构预测,2025年中国储能装机有望在2024年翻倍增长的基础上保持较高增速。同时,我国储能技术具备技术和成本优势,海外市场渗透率有望提升。

16只储能股报告盈利

  据证券时报·数据宝梳理,已有部分新型储能概念股预告实现盈利,共计16股。其中,宁德时代净利润规模居首,达到510亿元;德业股份暂居第二,为30亿元。从净利润变动来看,通润装备、好利科技等公司同比翻倍增长。

  宁德时代在储能领域持续发力,近日又斩获了全球最大的储能系统供应商订单。德业股份也表示,2024年海外市场对储能产品需求持续高增,公司加强本地化服务,储能逆变器与储能电池包收入利润同比增长。

  声明:本文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文章来源:数据宝)